4月18日清晨,在时断时续的春雨中,浙江理工大学老师陈险峰漫步在苏堤上。对于苏堤,对于西湖,他已经非常熟悉,但这次却和往常有所不同,还有一群充满梦想的年轻学子与其同行。他不仅是一名游客,更是众多在校大学生的梦想导师。欣赏湖边碧波垂柳的同时,他还要为身边的学生指点迷津。
当天上午,来自杭州近40所高校的各年级学生以及创业老师共计500余人,浩浩荡荡由罗马广场出发,经长桥、苏堤最终抵达岳湖广场,以沿湖徒步的方式传递健康、环保、公益正能量。这是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主办的“Let’s go for love”行献爱心2015师友计划健康公益行活动,以“承师之志,结友之情”,缩短大学生“职场懵懂期”为目标的杭州“师友计划”再次启动。活动中,师生们不仅为爱而行,同时也以此为契机,搭建师友计划师生间互动交流平台,增进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们的灵感,指导他们的未来规划。
春游西湖 将健康与公益传递下去
上午9时,西湖罗马广场前,来自浙江各高校的学生与“师友计划”导师共计500余人整装待发。虽然天空中下着小雨,但并没有减少师生们的热情,简短的开幕仪式后,师生们排着长队踏上行程。此次,他们要沿西湖景区“罗马广场—长桥—苏堤—岳湖广场”一线徒步行走,全程约4.4KM。
浙江工业大学大四学生卢同学是参加活动的众多大学生之一,今年即将毕业的他,这次特意和女朋友一起过来参加活动。为了参加此次沿湖徒步公益活动,他一大早就起来了。“很久没起这么早了,这应该是最近起来最早的一次。”他笑着说。已经找到工作的他,自己现在在学校也没有什么事,听说这次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为公益做点事,就和女朋友一起报名参加,而活动的效果也让他感到非常满意。很多学生都和卢同学一样,都是自发前来参加。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与同学、朋友结伴而来。
上午10点多,经过1个多小时的行走,队伍们陆陆续续到达终点。这并没有结束,此时的在终点处摆放着爱心捐赠箱,“师友计划”师生纷纷慷慨解囊,虽然学生们手头并不宽裕,但他们都积极参与,愿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自己的行动向社会传递健康、环保、积极、向上、公益的正能量。在师生们的号召下,现场不少市民及前来游玩的游客也积极参与其中,纷纷伸出援手、奉献爱心。据悉,此次活动筹得的善款将全部捐助于浙江青少年发展公益项目。
答疑解惑 师生面对面畅谈“创业经”
又到一年毕业季,2015届大学生即将走出校门,踏入职场。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近年来,毕业生数量一波高过一波,很多大学生为找工作准备、奔波的同时,不少人也将目光瞄向创业,其中既有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也不乏刚进入“象牙塔”的年轻学子。
“现在我带的学生大多是大一、大二的新生,他们有很多创业想法,有的想开网店,有的想开设计公司……对创业满怀激情。”陈险峰说,与学生交谈过程中,他主要询问学生的想法,很多学生怀揣梦想但很迷茫。今年担任8班的班主任他,不仅要肩负起照顾30个学生的重任,同时他亲自担任8名学生的导师。“现在的学生很有想法,但实际操作能力仍旧欠缺,学不能致用是他们的致命缺点。”陈险峰说,而这正需要导师们给以指导。
这样的交流碰撞,只是健康公益行活动的一个缩影。活动现场笔者看到,和陈险峰一样,每位梦想导师的身边都围着一群学生。杭州安卓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施虹也是其中之一,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中既有他之前带的学生,也有现在所带班级的学生。“刚才有学生咨询我点子专利和企业人员管理等。”施虹说,她带的学生有80多人已经创业,他们比较关心企业管理及如何转型的问题,而未创业的学生更关心创业的方向。对于不同学生的疑惑,他都从实际出发以一位“过来人”的身份给予指点。
导师应士中认为,这次活动最大的意义是为导师与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交流机会,学生和导师之间可以在欣赏西湖美景的同时进行一场“智慧对话”。他说,平时导师们都很忙,通过这一活动把学生与老师聚集在一起,为学生与导师交流提供了机会,拉近了学生与导师之间的距离,能够更好地帮助有梦想的学生们解决眼前的迷惑、难题。
导师:创业需要理智贵在持之以恒
就业不易,创业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象牙塔里的梦想,多多少少有不着边际的想法。陈老师就曾遇到一个同学跑来和他说想开洗鞋店,他的规划很简单:洗一双鞋,5块钱。陈险峰给他算了一笔账,洗一双鞋5块钱,你不可能自己洗,总得雇个工人吧?好,人工费是一份。你总得租个门面吧?房租又是一份。其他还有水电林林总总,单单一个5块钱,能保本吗?
陈老师的理性分析,最终让这位学生放弃了原本的创业打算,而类似这样的泼冷水,还有很多,他说,他不是要打击学生,创业比就业难上加难,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很多,比如资金、资源、管理经验、个人素养以及家长支持等等。面对学生的创业想法,他会提出自己的综合分析,帮他们完善方案。如果他觉得你行,他也会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来引荐、推广。
陈险峰老师很早就关注大学生创业,下沙网的创始人之一尚贞涛便是他2001级的学生,大三开始白手起家,创立千万企业,如今也是师友计划导师之一。对于近年来涌现的大学生创业热潮,他希望志在创业的学生们在选择创业时候能够保持理智,选择“合伙人”时追求资源互补。对于学生创业,施虹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她希望自己的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能够坚持梦想,“学生不缺乏聪明才智,缺少的是那份持之以恒的坚持”。同时,她也提醒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有奉献,不要盲目创业,创业之前要做好准备,有合理的项目计划书。
“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师友计划”是由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3年10月底启动推出,通过搭建师友交流平台,以企业实习、讲座培训、结对辅导等方式,让社会精英和青年学子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在校大学生们提前了解社会需求,尽早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迄今已组织1000余在校大学生与梦想导师结对,组织社会导师“进校园”举办就业创业指导讲座近300场,涌现并树立了大批的优秀就业创业典型和优秀社会导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