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调研。下城区人社局成立调研小组,提前谋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调研辖区内企业缺工情况及原因、应届大学生就业未就业状况、城镇失业人员就业愿望、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等等。分析新形势下就业援助工作中存在的危机与挑战,更新思路、与时俱进,实施就业帮扶新举措,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多方位宣传。一是面对面宣传。下城区人社局局班子领导带队,就管处骨干成员和街道人力社保站工作人员定期走进企业、社区、广场,与群众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发放政策汇编,宣传就业政策法规,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二是新闻媒体宣传。在“下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报、“今日下城”报、“下城人社局”网站等媒体刊登就业政策文件,宣传就业援助情况,更新就业服务动态。三是服务机构宣传。利用8个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72个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室的宣传栏张贴告示、通知,制作群众通俗易懂的政策宣传展板,开通“就业职通车”微信推送就业信息,逢重大政策发布、变更,拉横幅宣传,寄送告知信到政策覆盖群众、企业手中,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及时了解自身享受政策情况。
多层次补贴。建立市、区、街道三级联合补贴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在市就业局就业援助补贴的基础上,我区专门安排3800万元就业资金用于就业促进工作,同时街道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公益性岗位人员和就业助推人员。目前我区开发公益性岗位2424个,1-6月1356人享受就业助推,给予128家企业305人区级用工补助,帮助64名创业人员获得自谋职业补贴,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充分就业,“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清零。
精品化服务。“精品化服务”已成为下城区就业管理服务处帮扶工作的新品牌。一是“跟踪式”帮扶。开展“跟踪式”就业帮扶,让有特殊困难或特殊需求的人员也能很好就业。对于在招聘会上没找到工作的人,以及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登记的人员,继续帮助他们推荐工作岗位;对于达成就业意向的人员,对其进行跟踪服务。采取“跟踪式”帮扶服务以来,共帮助135名特殊求职者实现就业。二是就业职通车。随着就业服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下城区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平台,打造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所,将精品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作为就业工作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区以长庆街道为试点,推出“长庆就业职通车”微信平台,通过微信推送就业政策、招工信息等,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一对一、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此项就业服务新举措以长庆街道为试点,将逐步推广到全区,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精品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标签: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