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业
下城区更新思路努力开创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局面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最近几年,每到六七月份,媒体纷纷用“最难就业季”描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彰显了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困境。 下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更新思路,精心组织,通过思想引领、注重培训、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提升服务等多种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努力开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新局面。 加强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引导我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到基层去就业。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宣讲报告会,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开设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室,最好以一对一、长期跟踪的模式,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心理预期和现实定位,逐步使我区大学生树立灵活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观念。 二是宣传创业典型,普及创业观念。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合作,在我区的创业优秀大学生中,选取几例典型进行重点宣传,也可以要求优秀创业大学生现身说法,畅谈创业之路。通过典型宣传,总结创业经验,传播创业观念,弘扬创业精神,刺激创业愿望,激发创业热情,为我区大学生的创业树立标杆旗帜。 注重培训实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一是创新模式。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上,创新培训模式,突出培训实效,培训的周期可以长一些,培训的人员可以固定一些,培训的效果必然更加显著一些。在培训科目的选择上,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培训等专项性课程,弥补大学生就业上的软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可以更加灵活,对于大学毕业生可以随时开课,对于在校大学生可以利用学生的暑假时间提前进行培训。 二是更新项目。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计培训项目,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点,开设一些前沿项目的培训,既迎合大学生的喜好,也符合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凭证就业。 三是签约订单。培训工作应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引进企业,走订单式培训之路,以培训促进就业。培训的目的是就业,培训工作应走进辖区企业,以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大学生参加订单式培训,实现企业招工、大学生就业的双赢目标。 四是跟踪指导。要鼓励大学生创业,更要关注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长期的跟踪服务、长效的创业指导、优秀的导师团队、频繁的沟通交流、优厚的政策扶持等都是保证创业成功的秘诀。 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 一是搭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联合高校、社会团体、企业共同行动,建立四方交流合作机制,每年组织四方代表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会晤交流。在具体操作上,每年在区人力资源行业联谊会的支持下,组织企业进入高校开展大学生专项招聘活动;每年春秋两季举办大学生就业招聘会,组织辖区内大学生积极参与。 二是搭建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每年开展一次辖区内大学生就业情况摸底调查,及时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库。把大学生就业信息库与企业需求信息库对接,搭建双向交流平台。对个别就业特别困难的大学生,实施重点跟踪服务,安排就业援助员合理推荐、定期介绍,努力帮助其就业。 创新创业模式——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 一是加强创业园区建设,引导大学生进创业园区创业。园区紧扣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具有市场前景的创业企业。对于大学生进驻创业园区创业,给予创业房租减免、创业园企业带动就业社会保险费补贴等优惠政策,帮助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的生存发展。 二是优化创业指导专家团队,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帮助。“下城区创业指导专家团队”由下城区人社、工商、地税等各部门相关领导、知名律师、高校教授、知名企业家等组成,可以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涉及到的从政策到业务、从法律到资金、从审批到员工招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给予专业指导,帮助大学生从容创业。今后,将进一步壮大专家团队的力量,邀请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对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采取跟踪服务、长期指导的策略,尽量保证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三是提供发展平台,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项目展示会和网尚创业园。每年组织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参加市、区两级的创业展示会。支持大学生加入市人社局牵头淘宝网等电子商务企业建立的网尚创业园,创业者可以免费得到网上创业指导、导师跟踪指导、代办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代办入住网购平台、法律咨询、社险接续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 四是多方合力推进,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通过创业培训、专家团队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创业项目无偿资助、创业期房租减免、创业人才公寓住房、创业人员座谈交流等举措,各部门合理推进达到立体的全方面的创业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长效体系。 提升服务的理念,突出服务的重点,提升服务的水平,创新服务的手段,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长效体系。 一是建立职业指导师制度,提高“一对一”服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区大学生职业指导理念进一步创新和变革,职业指导工作转型升级。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看不清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可能学的是一个专业,爱好又是另外一个方向,也可能就业或创业无法抉择,求职创业时比较迷茫,迫切需要职业指导师的指导。我区的职业指导师按照规范的职业指导程序,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精细化就业指导服务,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定位、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就业能力,从而实现更有质量的就业。 二是开通“就业职通车”,打造就业服务新品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们获取信息、了解政策、招聘求职的重要渠道。顺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下城区人社局以长庆街道为试点,推出“长庆就业职通车”微信平台,通过微信推送就业政策、招工信息等,大学生滑动手机屏幕即可享受一对一、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通过指尖的交流体验就业服务、找到心仪的工作,就业服务实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此项就业服务新举措以长庆街道为试点,将逐步推广到全区,让更多人享受到精品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