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名胜区着力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2016-10-24 08:00:17 无忧保
  自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三区”管理体制调整以来,西湖风景名胜区高度重视托管区民生和社会保障建设,始终把民生社会保障工作列入党委和管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区本级财力较为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深入实施“内增发展实力、外添景区魅力、人增成事合力”战略,重点优先保障涉及民生社会保障领域的财政经费投入,努力构建符合景区实际、具有景区特色的民生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城乡统筹、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难有所助”目标。
  近年来,名胜区在确保民生社会保障服务“规定动作”不走样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自选动作”创特色、出成效,并着重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实现机构整合,构建大社保服务平台。自去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工作服务水平和效率,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制,名胜区牢固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工作理念,力求情为民系、利为民谋,下力气推动人事劳动保障、民政、慈善、工会等部门资源的优化整合,顺利实现了区就业中心(区社险办、区医保办)与区帮扶救助中心(区地名办、区春风办、区慈善总会秘书处)等机构的合署办公,实现民生社会保障领域经办业务同台运作,基本形成了独具景区特色、全方位、一体化的大社保体系。今年4月,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借助街道办事处“三定方案”调整的契机,进一步实现街道保障站与帮扶救助站的合署运作,有效确保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劳动保障(帮扶救助)站室平台统一对外提供申请资料受理、信息互联审核、资金准确发放等一站式服务,工作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如2009年民政部门实施的残疾人生活保障工程,得益于资源整合,在审核申请对象的收入时,我区通过劳动保障“五险”操作系统查出已领取养老待遇人员在申请残保证,当即予以退回,并给予严肃批评教育。2009年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城乡无保障老人基础养老金申领发放工作,区帮扶救助中心提供我区“征地农转非劳动年龄段以上”、“低保户”、“三无老人及五保户”等三类人员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准确数据,交由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逐户上门登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确保符合申领条件的各类对象“应保尽保”。
  二、推动城乡统筹,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全民共享。去年7月,随着双峰村社区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区就业、社保、医保、救助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全面向农村延伸,区就业(帮扶)中心积极推进基层站室尤其是行政村劳动保障(帮扶救助)服务平台建设,至去年年底,所属9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并统一配备了办公电脑、便民伞架、资料陈列架、专业报刊杂志、便民联系卡等服务设施,同时面向景区户籍大学生公开招聘了9名农村劳动保障(帮扶救助)专职工作人员(其中1名为辖区困难家庭大学生),既充实了基层工作人员力量,也有效解决了景区大学生尤其是困难家庭学生的就业难题。目前,名胜区三级劳动保障(帮扶救助)站室已全部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目标。
  三、创新宣传载体,提升社会保障政策知晓度。近年来各级政府修订出台的民生社会保障政策内容多、涉及面广、含金量高,与以往政策相比,有了很大的调整和充实。为让“黄金政策”发挥出“黄金效应”,更好地保障辖区用人单位和城乡困难群众从中受益,区就业(帮扶)中心结合景区实际,扎实做好民生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宣传载体推陈出新、颇具特色、效果甚好:
  1、建立短信群发系统和就业(帮扶)QQ群。成员主要为辖区单位人事干部(慈善联络员)和三级社会保障站室人员,我区在提供窗口日常服务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安排专人实时在线进行政策答疑和业务互动交流,并实时发布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和业务操作口径,便于业务经办人员及时掌握政策和有效抓好落实,便民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2、面向辖区单位和站室人员举办政策轮训。本月12日、13日,区就业(帮扶)中心集中举办了两期涵盖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慈善救助、地名服务等内容的大社保政策业务培训,130家辖区单位和三级站室的200余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同时中心编印的各类政策宣传小册除在培训班上集中发放以外,还陈设在三级站室服务窗口的资料展架上,为辖区群众及时了解政策、解答疑问和前来办事提供便利。
  四、联动制定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整体实效。由于名胜区所属只有一个街道,且区本级财政财力较为有限。在实现业务经办机构合署办公、统一对外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名胜区十分注重民生和社会保障相关部门间的工作联动性,着力避免因政出多门导致重复救助和救助经费浪费现象的发生。近年来,区人事劳动保障、民政、慈善、工会等部门先后联合出台了《名胜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名胜区农村医疗困难救助实施办法》、《关于完善名胜区困难人员慈善救助办法的补充意见》、《名胜区农村(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管理实施细则》等民生社会保障政策,基本实现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组织实施工作“三统一”。同时,工作联动也促进了各部门财政经费的集约化使用,有效提升了社会保障服务实效,如去年9月印发的《名胜区农村医疗困难救助实施办法》对未纳入市级医疗救助范围的农村困难群众纳入区医疗困难救助范围,实现全覆盖救助。区医疗救助资金由区财政、区慈善总会按2:1的标准予以保障性安排,全年安排用于农村困难医疗救助资金达15万元,并将视救助资金使用情况予以追加,有效提升了医疗困难救助资金的保障水平。
  实践证明,在“小政府、大服务”理念指引下,名胜区近年来所着力构建的大社保服务体系有效整合了部门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信息共享,民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功能更趋完善,三级站室服务平台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日益提升,城乡群众反映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多数已解决落实在基层,名胜区已连续数年未发生因工作不到位、政策不落实造成的群众上访投诉事件,便民利民的诸多服务举措正越来越受到辖区单位和城乡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也必将为推动名胜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

标签:   社会保障社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