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韩玉玲日前提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韩玉玲认为,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GDP中,企业收入占比较高,劳动报酬占比较低。目前私营企业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但是,私营经济中主要实行雇佣劳动制度,其经营目标是获取利润,或者说是占有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以使自身的资本增值。这就造成了在GDP中企业收入占比较高、劳动报酬占比较低,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将被配置到效率最高、社会最需要的生产部门。这样,由劳动、资本、土地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的收入分配与竞争机制相联系,对效率的强调就造成了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人们的劳动能力、社会机遇和家庭赡养负担上的差异,就产生了个人收入和家庭生活富裕程度上的差别。
三是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同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既有经济发展的自发性,又和政府的推动密切相关,因而中国的市场化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市场机制发育的不充分阻碍了正常的竞争性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收入分配机制也相应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