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拱墅区“4个加法”打通民生帮扶“ETC”通道

2016-11-04 08:00:12 无忧保
  小任是拱墅区就业管理服务处的一名窗口工作人员,国庆节前夕,她很意外收到了一封感谢信,来信的李阿姨在信中说,因为丈夫常年卧病在床,儿子还在大学读书,支撑起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因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找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今年9月份,小任通过失业人员登记信息了解到了李阿姨的困境,经过电话沟通,联系用人单位,向李大姐推荐了一家离她家很近,而且工资收入也还可观的工作。李阿姨欣喜之余,由衷的感谢小任帮她们家解决了燃眉之急。
  今年来,像李大姐这样的故事在一幕幕上演着,为了让基层群众,尤其是各类重点帮扶群体在求职就业、医保社保、退休审批以及劳动维权中享受到“ETC”通道式的便利,体验到“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拱墅区人力社保局通过借助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等方式方法,全力构建起求职招聘的“动态帮扶网”、社保医保的“邻家经办网”、企退人员服务的“矩阵服务网”、外来务工人员维权的“快速预警网”。
           “订单推介+错峰用工”,求职就业不再“满城跑”
  王大姐是拱墅区上塘街道的一名失业人员,因为年龄已经过了50岁,加上文化程度较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听周围邻居讲杭州北部人才市场有专门针对她这类人群推出的岗位,王大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市场求职大厅,工作人员热情的给她看了一张岗位供给表,询问了她的求职意向和个人条件后,快速地帮她锁定了几个候选职位。在一番电话沟通后,一家企业向王大姐发出了招聘意向。随后,经过面谈,双方达成就业意向,王大姐顺利的找到了如意的工作。
  据统计,截至9月底,拱墅区像王大姐这样的失业人员有3900余人。针对王大姐这类就业困难群体,区人力社保局创新推出“订单推介+错峰用工”的就业帮扶形式。“订单推介”即深入辖区企业一线采集就业岗位信息,收集缺工岗位,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特点,编制劳动用工需求订单,借助杭州北部人才市场求职招聘平台以及各街道公共职介所就业服务平台,并通过杭州北部人才网、拱墅就业微信订阅号等快速发布岗位需求信息,实现“订单式”的就业岗位推送。“错峰用工”即针对企业旺季和淡季用工需求变化以及求职人员周期性的就业需求特点,建立起涵盖全区500余家企业的错峰用工招聘QQ群,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变化,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快速高效锁定匹配岗位,省去“满城跑”的烦恼。
           “邻家服务+远程经办”,“家门口”办理省心更暖心
  家住拱宸桥街道蚕花园社区的赵奶奶,因为上了年纪,儿女不在身边,加上行动不便,自己还患有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医保办理成了一件“麻烦事儿”。但自从小区里有了医保经办社区服务点,赵奶奶的医保审核办理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搞定”,赵奶奶激动的说“这项服务方便了百姓,给我们这些老年人真真切切的带来了实惠”。
  对拱墅区的群众来说,“邻家式”医保已不再是一个新鲜词汇,这种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资源,将医保审批、经办等窗口业务下沉至街道、社区,在“家门口”为百姓办理医保业务的做法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自2013年实施以来,已累计建立街道“医保服务分中心”、重点社区“医保服务点”和“全程代办式分中心”等医保服务点15个,开展医保服务进街道、入社区活动200余场,办理医保经办审批1000余人次,审核发放医疗困难救助合计金额50余万元。今年在原有服务框架基础上,借助智能化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创新建立起“一心多点”的医保远程“e+智慧化”服务平台。“一心”,即区医保服务大厅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导入、资料初审、实时指导、意见反馈、业务办理等服务。“多点”,即在街道、社区基点设置音频、视频、影像输入终端,经办人员受理并上传资料至中心,中心完成远程处理,就近就便服务基层群众。
        “上门办理+矩阵服务”,让病退、孤寡老人更有“幸福感”
  人们常说“最美不过夕阳红”,而让“夕阳红”散发出光彩的除了儿女的孝心,也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关爱。在拱墅,实行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已达8.9万余人,约占全市退休职工的五分之一。为了让企退人员中的病退群众和孤寡老人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打造一个“直通车”、构建一个“朋友圈”、推送流动“微服务””三项举措,真正把对企退老人的关爱落到实处。“直通车”即病退群众上门审批服务直通车,通过电话或网上预约、上门审批或约定时间办理退休服务,累计为200余名病退群众提供了此项服务。今年,为了让“服务更近一步,速度更快一步”,在半山和康桥街道启动了“五心级”退休审批上门服务网点建设。“朋友圈”即从全区近2000个自管小组组长和退管服务专干中选拔骨干力量,举办政策培训、医疗保健、文体健身、社区服务等培训班,进行理论培训和业务实训,组建起一支“A型(一专多能)”退管服务辅导员队伍,通过上门政策宣传、上门慰问、上门体检“三上门”服务,为孤寡退休老人送去关怀与温暖。“微服务”即依托区、街道、社区企退服务资源,整合文娱健身、道德讲堂、社区便民中心、党员志愿服务等平台载体,建立“矩阵式”的服务网点,通过以点带面的体验型“微服务”,力促企退服务“近家门”,志愿服务“送上门”,力争到2015年底,建成文体健身服务点50个,文化课堂20个,健康服务点20个,志愿服务点10个。
       “动态管理+实时预警”,外来务工人员劳动维权有了“娘家人”
  据上半年不完全统计,拱墅区范围内共有各类形式的建筑工地140余个,从事建筑工作的劳动者约有3万余人,这其中80%以上为外来务工者。他们大都法律知识较少,维权意识淡薄,在发生工伤、欠薪等企业劳动侵权案件时,往往比较缺乏有效的维权渠道。针对这种情况,依托区、街道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力量,实施辖区重点企业动态监管,即对曾有拖欠、克扣工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行为的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及时向劳动者发出欠薪预警,并对劳动纠纷高发行业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同时,畅通劳动维权举报投诉渠道,建立并完善了区、街道劳动保障监察机构12个举报投诉受理点值班力量,区本级举报投诉电话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做到劳资纠纷早发现、早介入、快处理,对欠薪突发和群体性事件做到60分钟现场快速应急响应,基层个体欠薪问题1天内回复,群体欠薪问题7天内解决,全力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