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是建德传统地方剧种,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群众基础,1962年7月建德市成立了婺剧团。多年来,建德婺剧团坚持走“精品路线”,剧目推陈出新,新创作了一系列优秀剧目,许多剧目都在省市戏剧节获奖。2012年剧团编创的《天下第一疏》获杭州市新剧目汇演优秀剧目大奖,该剧2013年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剧目奖和第十二届浙江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大奖。建德婺剧团也受邀先后赴新加坡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演出,还受邀参加广州亚运会演出、杭州国际动漫节开幕式、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等演出。今年建德婺剧团新编排的《罗摩衍南》将作为压轴大戏在国际戏剧节上演出,又一次以崭新的姿态走出国门,展现建德婺剧人的风采,承载着中国与东亚各国文化联系的桥梁。
建德婺剧的成功,得益于几代建德婺剧人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和建德婺剧体制改革对引进、培养婺剧人才的激励作用。剧团成立之初,徐东福、徐锡贵、施秀英、徐汝英等一批婺剧界著名艺术家曾执教,为剧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可在整个戏曲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无奈地走向衰退,演职员大量流失,以致“大戏演不出,小戏没人演”。到上世纪90年代,建德婺剧团基本处于休演状态,名存实亡。2002年,建德婺剧团52名演职员进行了身份置换,以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对班子进行重组,使剧团成为合伙型的、市场化运作的的民营剧团。改制使剧团得以新生,一大批新生力量充实到剧团,实行以奖促演,绩效挂钩,剧目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形成引才、用才、留才的良好机制,优秀剧目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剧团在金华、温州等地演出,颇受欢迎。尤其近年来,建德婺剧团坚持“出人出戏”,进一步加强与院校合作,建立培训基地,组织各类戏曲演员培训,培养年轻人才。投入大量资金,聘请国内知名的导演参加新编剧目的指导,采取“以赛代练”方式,帮助戏曲演员提升表演水平。积极鼓励演职员参加职称评定和人才项目申报,建立激励机制,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不断壮大婺剧队伍。截止目前,剧团现有演职员60名,其中一级演员1名,二级演员6名,三级演员8名,三级演奏员4人,舞台技师1名,四级演(奏)员10人,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今年4月,有两名演员入选建德市“282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为历史首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