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对象
2.国内高层次人才:入选省“151人才工程”、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在富工作博士后人员、钱江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引进的正高、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及知名专家;
3.外国专家:“国家友谊奖”、“西湖友谊奖”、“钱江友谊奖”等获得者、重点引进的国外智力项目专家及企事业单位引进的其它各类高端外国专家;
4.“135”中青年人才:入选富阳市“135”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
关爱内容
(一)共性活动:
1.构建市级人才资源信息服务库。着重加强对高层次人才信息的调查,建立相关人才库、项目库、需求库等数据平台,促进人才项目资源的统筹整合,进一步加强企业、人才与项目之间的对接服务。
2.落实市领导联系优秀人才活动。进一步完善市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开发市领导“走基层、访人才”活动,与各类人才面对面交流座谈,倾听人才呼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3.开展健康体检活动。对企业高层次人才,重点是一、二类人才,组织安排健康体检。
4.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座谈会。由市领导及行业分管部门牵头,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海外人才、外国专家、国内高层次人才等创新创业座谈会,汇集人才智慧,听取人才意见,畅通建言渠道,分享信息资源。
5.开展优秀重才单位和优秀人才宣传表彰活动。对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重才爱才先进单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表彰,树立良好典型,营造重才爱才良好氛围。
(二)个性活动
1.建立高层次人才微信服务平台。建立微信服务平台,加大对富阳创业创新优惠政策、投资环境、服务信息等宣传发布。
2.开展外国专家特色服务活动。走访引智企业,了解外国专家工作生活状况,利用外国专家俱乐部平台,在五一节、圣诞节等重大节假日,开展走访慰问和联谊交流活动。同时,主动开展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资格认可、外国专家证核发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3.加强国内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活动。
(1)参加省、市学术交流活动。对入选省“151”人才、杭州市“131”人才培养人选,择优选派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参加中长期培训;择优参加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水平考试(BFT)外语培训;择优参加国内疗休养活动,增进交流与合作。
(2)落实配套培养经费。对获得上级部门培养经费资助的“151”、“131”、博士后、钱江特聘专家等人才,根据省市相关政策规定,由市级财政以相应的比例落实配套培养经费,确保资助经费足额到位。
4.深化“135”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
(1)做深校地合作培养人才工作。组织“135”优秀中青年人才赴浙江财经大学培训研修活动,选优课程师资,扩大培养规模,提高培训经费额度,计划人均轮训两次以上,强化考核跟踪,确保资金实效。
(2)开展“135”人才项目资助工作。以项目为载体,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深入开展“135”人才项目资助申报工作,对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项目适当提高资助额度,强化对培养人选资金管理,加强定期考核和综合考核,注重产出效益,使人才在实践中成才。
(3)开展“135”人才赴外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部分“135”拔尖人才参观考察省内外大院名所、科研院所、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并举办专家学术讲座,拓宽人才学术视野。
(4)开展“135”人才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富阳高层次人才志愿服务团”,组织人才下基层开展专业服务活动,以“135”人才为基础,分教育、卫生、农业、工业等组别,开展送教育下乡、送健康下乡、送技术下乡等活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