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升企业和职工参与度。首先,技能大赛“三级模式”的推出增加了比赛场次,使更多企业与职工有机会参与其中。其次,由于在区级一类、二类大赛中都是由企业选派职工参赛,每场比赛对参赛人数和企业家数都有所限制,且因参赛等级较高,一般以中级工或高级工标准命题,故企业也都往往指派有经验的职工参赛。而在今年新开设的三类大赛中,区内大中型企业都可以单独申报举办技能大赛。在申报通过后,比赛主要交由企业自行组织,参赛人员为本企业职工,且以初级工标准命题,企业内新职工也都能报名参赛。有关赛事限制的放宽,大大提升了全区企业和职工的参与度。
二是帮助开展赛前培训。在开展技能大赛前,各企业都可以向该区人力社保部门申请开展免费的赛前培训。人力社保部门则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安排培训教师为企业设置培训课程,企业只需安排好场地和培训时间。而后,人力社保部门通过开办“培企结合”培训班的形式,组织企业开展赛前培训。此举既能很好地帮助企业职工准备技能比赛,提高比赛成绩,又充分利用了赛前训练的机会,带动大批未参赛职工参与技能培训。
三是发放企业培训补贴。在技能大赛中,区内部分有条件的企业为了职工在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往往会自行组织参赛职工开展赛前培训。对此,为鼓励企业自行组织技能培训,该区对这些企业给予一定的职工赛前训练补贴。按照大赛中企业职工获证情况,给予企业初级工、中级工300元/人,高级工600元/人的赛前训练补贴。此外,在竞赛中获得高技工证书的职工本人,还可享受300元/人的高技能人才奖励。
标签: 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