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杭州市人才培养的重点工程之一,“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是杭州市与省151人才工程相配套、相衔接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自1996年开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次选拔的131培养人选,具有四个特点:一是队伍梯次分明。785名入选人员中,重点资助15名、第一层次51名、第二层次151名、第三层次资助人选51名、第三层次517名。通过实施重点资助计划,力争培养造就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杰出人才行列的领军人才和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重点产业居多。有648名培养人选来自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十二五”期间杭州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领域,占培养人选总数的82.55%,这些人选的培养将与杭州市发展十大重点产业的战略举措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杭州的产业升级。三是年龄结构合理。第一层次的平均年龄为39.7岁,第二层次的平均年龄为34.8岁,第三层次的平均年龄为34.2,培养人选具有足够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空间。四是总体水平较高。一方面入选人员受专业教育的水平普遍较高,有67.4%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占29.2%、硕士占38.2%;另一方面入选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高,有50.2%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占4.7%,副高占45.5%。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为培养人选今后创造更多创新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作为具体实施单位,将继续推进“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一是加大培养力度,创新培养模式,继续实施重点资助计划和导师制。二是拓展培养人选培训渠道,优化培训交流内容,选派培养人选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参加中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三是完善考核办法,保证培养质量,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和客观、可行、全面的原则,做好培养人选年度考核工作。努力培养一批能支撑杭州市学科建设、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队伍,为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