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全部涉及人,涉及全部的人,涉及每个人的一生。无论是就业、社保、维权,还是人事管理、人才服务,都直接与人民群众、用人单位打交道,不仅工作量大,且内容繁杂。那么,要如何在繁重的工作当中既能与人打好“交道”,又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江干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工作礼仪和情绪管理专题培训,为271名基层站室工作人员站室工作人员带来丰盛的“营养大餐”。
学好礼仪,与百姓打好“交道”
“大家知道在接待来访时,什么情况下应该起立吗?”“接听电话时,什么时候应拿起话机呢?”“正确的坐姿和手势你知道吗?”著名礼仪专家、北京奥运会礼宾人员选拔标准制定成员戚姚云老师以其优雅的气质、精彩的讲课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戚老师不仅用诙谐的语调为参训人员讲述了工作细微之处的实用礼仪,还亲自做动作示范,使大家对礼仪有更直观、更透彻的认识。现场气氛高涨,笑声、掌声不断。
“听课后,我发现原来人际交往中无不体现着礼仪的智慧,自觉地执行礼仪规范,不仅可以促使双方有效沟通,在向对方表示尊重、敬意的过程中还能获得对方的好感,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还能提升我们窗口单位的形象,好处真是特别多。”
“我们每天要接待很多群众的来访来电,之前觉得自己做的挺好的,听课以后发现原来还有很多问题自己没有注意到,进步的空间还很大。怎么坐、怎么站、怎么微笑服务,回去以后一定要多练练。”
管好情绪,工作保持阳光心态
什么是情绪?情绪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同样的恶劣环境中,有的人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身体不健康,有的人仍能保持心理健康?
“能否健康活着的关键是你有没有找到保持心理健康的点金术。”著名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林良华教授告诉参训人员。林教授说,生气不仅会使我们生病,还会大大增加工伤事故的概率。生气程度越高,工伤可能性越大。感到特别烦躁,受伤可能性是心气平和的5倍,暴怒时候受伤可能性的不生气的12倍。
林教授分析了喜、怒、哀、恐等各种情绪,运用真实案例,通过正反对比,告诉大家进行压力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幽默风趣的讲解和大量的参考图片,向参训人员介绍了如何觉察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和合理发泄情绪。还通过现场问答的方式与参训人员积极互动,不仅增强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使大家加深了对情绪管理的理解。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而不喧闹,活跃而不张扬。
以窗口展形象,以服务暖民心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2012年作为自身建设年,于今年年初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开展自身建设年活动。除了广泛开展“季度课堂”和工作人员业务轮训,该局按照“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的要求,通过“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坚持“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相结合,积极开展窗口“服务之星”评比活动。
“自身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窗口部门,我们希望通过各种途径,给工作人员加加油,充充电,不仅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服务队伍,还要让工作人员快乐地工作,以窗口展形象,以服务暖民心。”该局负责人说。
标签: 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