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文新街道都特别关注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状况,在竭力多渠道采集岗位信息的同时,也致力于依靠街道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近上班的机会,多形式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及支持下,街道劳动保障站在去年年底就完成了16个就业援助员岗位的开发,为街道下属各社区配备了专职就业援助员,主要协助社区劳动保障室为社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援助与帮助,协助社区劳动保障室为辖区企业提供就业政策咨询与服务。
街道整理编制了《文新街道公益性岗位管理资料汇编》,包括《文新街道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管理实施细则》、《文新街道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上岗协议》、《文新街道社区就业援助员岗位工作职责》、《文新街道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统一制作了上岗证,全面、规范地管理公益性岗位队伍。
按照《文新街道社区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就业援助员的录用遵照社区推荐、街道审核、社区公示的程序,在街道统一进行培训后,方可持证上岗。在前期的录用工作之后,该街道组织16名就业援助员专门进行了培训,对就业援助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当前的就业援助政策一一做了详解。这一方面有助于他们明确自身角色,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增长业务知识水平,也为街道规范化管理公益性岗位队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如今,就业援助员个个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穿梭在辖区企业之间,为失业人员采集岗位需求信息;来回于失业人员之间,第一时间掌握失业人员动态,为社区提供准确信息;他们将心比心,急人所急,抱着“出现一个失业,解决一个就业”的决心,诠释着“就业援助员”这个岗位。如南都社区的赵桂芳,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赵大姐”,今年47岁,是刚刚被招用的就业援助员。她一有空就进企业采集岗位,了解用工信息,让大家都意外的是,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她已经为社区失业人员采集岗位100个,完成了该社区全年目标任务的55 %。对于一个年近50岁的人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需要的是比常人更多体力和精力的付出。这种付出的后面,是因为对工作有着十二分的热情。又如桂花园社区的杨艳辉,是与赵大姐同时进入就业援助员队伍的。她上岗没多久,就碰上社区劳动保障室工作人员产假期,在缺少主心骨的日子里,杨艳辉主动承担起了社区失业人员管理工作,除了按时做好失业人员走访联系、进企业采集岗位信息,更是积极向企业推荐就业困难人员。杨艳辉用她的真诚、用她的热情打动了用工单位,为2位就业困难人员成功推荐在后勤服务岗位。3月正值2007版就业援助证换新证的最后期限,尽管前期在街道、社区的大力宣传下,大部分持证人员已经换领了新证,但是,还有少数持证人员仍未及时换领新证。在街道不落下一名持证人员换领新证的要求下,杨艳辉积极排查社区就业援助证持证人员的换领情况,发现还有7名人员未前来换证。他们有的常年在外,有的无法联系上,有的忙着打零工没时间办理。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杨艳辉主动加班,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小区保安的陪同下,上门收取就业援助证,第二天再统一送到劳保站进行新证换领,然后再把新证送到持证人员的手中,终于赶在了换证的截止期之前。杨艳辉作为一名就业援助员,就是这样在逐一解决状况,真真切切地为失业人员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充分发挥就业援助员的作用,街道劳动保障站还针对“征地农转非失业人员”采取“3+1”帮扶模式:即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一名就业援助员、一名企退人员帮扶一名失业人员,并在15日内为失业人员实现上岗。在这里,由就业援助员了解失业人员信息,筑起企退人员与失业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更好地有助于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给辖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
“十二分的热情,十分的努力”,就业援助员在这一片新天地中默默努力着……
附件:
西湖区文新街道发挥就业援助员作用 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