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余杭区坚持创业就业并重积极打造创业型城区和充分就业城区

2016-11-07 08:00:12 无忧保
  日前,余杭区委、区政府召开了深入推进创新型创业型城区建设工作会议,启动了“创建创业型城区”和“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工作。创业和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关系家家户户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余杭作为杭州市三个创建充分就业区(县、市)之一,目前已成立了创建创业型城区和创建充分就业城区领导小组,两个领导小组办公室都设在劳动保障局。区劳动保障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全力以赴打好这场创业就业的攻坚战,着力破解民生难题,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创业型城区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按照“打造充分就业城区、创建创业型城区”的总体要求,区劳动保障局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三力提升”活动为契机,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保障民生”这条主线,把“创建创业型城区和创建充分就业城区”作为今年乃至很长一段时期内就业工作的抓手。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项目化管理,推动各部门共同参与、整体推进,成立创建创业型城区和创建充分就业城区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目标任务、健全考核制度, 2010年,全区力争100%的街道达到充分就业街道标准,100%的城市社区达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标准,50%以上的农村社区达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人力资源市场布局合理,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新余杭人等四类群体实现较高就业,全民创业活动、创业带动就业比例、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等指标均达到杭州市创建创业型城市标准。
  二、立足基础,加强宣传
  “打造充分就业城区,创建创业型城区”是现阶段余杭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余杭是杭州市三个试点创建充分就业区(县、市)之一,从2007年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以来,已连续开展了三年的创建工作,创建范围不断扩展,创建成效也日益显现。近几年,余杭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密集型战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系列活动。余杭的创业项目展示平台在全市也树立了品牌、大学生创业园的建立等等“创业在余杭”的口号也日益响亮,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2009年,余杭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街道工作,创建的层次也不断提高,同时也锻炼了一大批基层劳动保障队伍,这些都为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的全面铺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区劳动保障局将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搞好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到“创建创业型城区和充分就业城区”的活动中来。及时反映各项工作的举措和实际成效,大力宣传各地创建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大力宣传广大群众自主创业、自强不息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突出重点区块。对项目建设较多的镇乡(街道),如:经济开发区、仓前镇、五常街道和良渚镇、余杭镇、塘栖镇,要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财力优势,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街道(镇乡)、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特别是做好创建活动向农村社区的延伸工作,不断扩展创建范围、夯实创建基础。
  突出重点人群。重点抓好城镇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新余杭人特别是在余杭参保的人员等四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同时针对各群体不同情况,实行因人制宜、分类指导。对城镇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要充分发挥政策效应,通过“企业吸纳、公益腾岗、灵活就业和鼓励创业”等方式,促进其再就业。对高校毕业生,要依托大学生创业园,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训工程,挖掘其创业潜能。通过开展就业见习,提高其就业能力。并鼓励和引导其到基层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要结合基层平台建设,强化其就业服务。对新余杭人,从和谐劳动关系的角度,保障其各项权利,并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鼓励其创业就业。
  突出重点内容。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好区公共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不断加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力量。按照基层平台建设“六到位”要求,到2010年5月底前确保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按“一门式”服务工作要求实现全覆盖。并按照村民3000人以下配1名、3000人以上配1-2名的标准配备好劳动保障专职人员。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覆盖各组团和中心镇乡,以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做到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并重,继续采取稳定就业岗位,减轻企业负担的一些列举措,同时加强用工指导,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要在全区大培训的模式下,充分整合、利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根据各地区块经济现状,大力开展定向、订单式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扩展其就业空间。开展创建“就业特别贡献企业”和“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评选工作,营造稳定就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能力为着力点,建立创业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和开业指导、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条龙”的创业服务机制。依托大学生创业园,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做好失业人员创业场地安排。


附件:

标签:   就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