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部门、乡镇街道多管齐下,企业各施神通,上下共同破解“用工荒”。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我市的用工形势大为好转,“用工荒”得到较大程度缓解,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统计,目前我市用工缺口降为5000人左右。但不能盲目乐观,不可马虎,仍需加大力度,加快速度,继续破解。
临安劳动部门作为就业服务职能部门,近一个月来,做好“六提”文章,念好“高、前、早、优、宽、新”六字经,六轮驱动,帮扶企业,全力以赴破解“用工荒。
一是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精神,学习领会邵毅书记讲话。并将真大气、敢负责、重落实、讲效能、强合力落实到当前的破解企业“用工荒”中,深入开展“一线两真三服务”活动。同时,把破解企业“用工荒”提高到当前局里的首要任务来认识,把它作为加强局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认识重在“高”字,主要领导亲自抓,业务部门全力抓。
二是提前明情。春节前后,局主要领导和就业处负责人深入乡镇、企业一线了解实际情况,特别是到用工缺口大的锦城、高虹、开发区、玲珑、横畈、板桥、太湖源、于潜、昌化、龙岗及偏远的乐平等地了解用工缺口,总计200余家。明情重在“前”字,知己知彼。根据情况,提前做好破解“用工荒”的一系列措施如举办临安市2010年春季人力资源交流会等;与当地政府、企业一道出谋划策,提前通报招聘信息,邀请外出招工,多种形式破解“用工荒”。
三是提早开展。临安市2010年春季人力资源交流会从正月初九就开始,历时四天,达成意向1140人,交流成功876人。初九组织华兴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赴重庆丰都招工,达成意向22人,交流成功17人。初十二组织临安奥星电子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赴安徽宿州招工,达成意向230人。3月8日,组织新联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赴甘肃兰州招工,达成意向66人。3月12日,举办第六届残疾人暨人力资源招聘会,达成意向102人,交流成功85人。开展
重在“早”字,一系列招聘成了企业的及时雨。
四是提优服务。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入乡进村,先后在青山、玲珑、高虹、岛石、于潜、昌化、岛石开展人力资源交流活动,达成意向1280人,交流成功983 人。服务重在“优”字,劳动保障部门接受咨询4000余人次,发放资料3610份,发布信息30005个。免费为各类进场交流企业做展板,免费提供场地及摊位、钢制凉棚、矿泉水、中餐等。市人力资源市场周一至五中午对外开放,周六日也开放。
五是提宽渠道。本次春季人力资源交流会中外省来临务工人数大幅下降(省内与省外之比由去年的1:2变为2:1)及需要大量普通操作工(约占空岗数的80%以上)。拓渠道重在“宽”字,信息在于对接合作。在市领导杨为伟、陈伟民、李光照等分别带领下,局主要领导和就业处负责人赴安徽怀远县、蒙城县,甘肃城关区、天水市,山西平顺县、武乡县,就开辟新的省外劳动力输入基地对接考察,向上述有关职业技校发出邀请。目前有人陆续来临,加强双方劳务合作正紧锣密鼓。
六是提新方法。打好组合拳,创新方法,帮扶企业。建立临安人力资源招聘QQ群,吸引78家用人单位,包括杭重、杭州南都、杭州富康机械等大企业。方法重在“新”字,QQ群里“晒”信息,突破时空限制,可交流信息,咨询劳动法规,为企业节约成本人才,为人才淘企业,实现政府、企业、求职者多赢。加强政府、用人单位和进城民工共同分担的职业培训。开展校企合作,办好技校。
标签: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