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基地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武林街道仙林社区党组织携手广利大厦楼宇党组织研究制度了《武林街道仙林社区广利集团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管理办法》,为大学生就业基地的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是明确宗旨。以培训大学生创业(就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为目的,为街道社区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培训,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指导与帮助。二是组建机构。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管理委员会,成员由仙林社区党委、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广利大厦、楼宇企业负责人代表组成,并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三是厘定职责。制订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发展规划,指导创业服务工作和入驻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研究和帮助解决入驻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办理入驻大学生和楼宇企业的审批;进行“1+1”大学毕业生与楼宇企业对接;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咨询服务;组织入驻大学生参加各种论坛、交流活动。
二、开展资源调查,组建两大数据库。一是建立未就业大学生人才库。以社区劳动保障站为战斗平台,通过上门入户调查的方式,摸清辖区内未就业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向。二是建立楼宇企业岗位需求库。充分发挥楼宇劳动保障站的作用,通过对楼宇内63家企业的逐家摸底调查,基本摸清楼宇企业的类型及分布情况,特别是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通过实时更新,充实楼宇企业岗位数据库。同时,社区党组织与楼宇企业党组织还共建了创业导师、见习导师数据库,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职业指导。三是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基地的桥梁作用。通过掌握的未就业大学生的资料以及楼宇企业的岗位需求情况,加强荐业服务。对有见习意向的大学生,根据其专业特长,及时与楼宇相关企业沟通,帮助安排见习岗位;对有就业意向的大学生,积极进行牵线搭桥,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并进行面试技巧等相关的职业技能指导;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组织开展创业培训班,并安排与楼宇企业的负责人进行“1+1”师徒结对,支持和鼓励大学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三、抓好培训辅导,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一是继续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SYB培训班,引入企业内部人事培训制度,开展从职业意识到职业行为的职业人培训计划,强化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二是强化心理培训,转变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一方面,大力宣传市、区两级的积极就业政策及当前的就业形势。通过举办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形式专题会议、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刊登网络就业政策信息、开展就业政策咨询、一对一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转变部分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态,同时使得政府优惠的创业政策深入人心,引导大学毕业生走创业之路。另一方面,针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中的部分就业特别困难的人员,引入心理干预机制。通过心理辅导的形式,使就业困难大学生恢复就业信心。三是举办创业沙龙,建立创业大学生QQ群,举行“创业成功人士经验交流会”,就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贷款融资、政策扶持、业务拓展等难题开辟创业论坛,分享创业激情与成功经验。
标签: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