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业
萧山区抓好“四阶段”突出“六帮扶”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取得成效


12月6日,萧山区顺利通过杭州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考核小组的考核评估。至此,今年我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完满成功,首批43个社区创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 按照杭州市统一部署,我区从5月起着手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面对工作新、时间紧、标准高,我区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主要抓好四个阶段:一是组织准备阶段。针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中关于基本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的要求,5月份,我区组织开展了城镇零就业家庭情况全面调查,提前摸清情况,掌握工作的主动权。6月6日,区政府成立以常务副区长许岳荣为组长、有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区劳动保障局设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的领导组织工作。区政府办下发《关于我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的意见》,将创建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街道)。区劳动保障局、区财政局联合制定出台了实施办法,落实了创建奖励经费,并对创建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考核操作办法。二是全面启动阶段。6月29日,我区召开了全区各镇街劳管站长、社区书记、劳动就业专管员参加的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会议对各镇街和社区开展创建活动进行了统一动员和部署。按照会议精神,各镇(街)、社区也分别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实施计划。7月底至8月初,我区分三批组织全区26个镇街劳管站站长和73个社区的书记(主任)、劳动就业专管员将近180多人,到杭州江干区天城社区现场参观学习。三是调查摸底和重点帮扶阶段。7月初,根据各镇街的申请,全区共有47个社区要求参加今年的创建活动。在区创建办的指导下,47个社区全面组织开展了劳动年龄段人员就业状况的调查工作。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联系、查询参保信息等渠道,摸清社区劳动者的就业状况,并输入计算机,建立了电子台帐。在走访调查过程中,重点了解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并采取边调查核实边以就业援助的方式,努力做到发现一户、帮扶一户。为防止创建工作流于形式和进度不平衡,区创建办还加强业务指导;10月上旬,还分四个片召开创建工作情况汇报交流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四是考核评估阶段。11月10日,参加创建的各社区完成自查自评,并上报区创建办;从11月12日到20日,区创建办组成三个考核小组,采取实地考察、查看台帐、走访被援助对象等方式,对申报的47个社区开展考核评估认定,其中43个社区予以推荐上报,同时加强跟踪指导,及时查漏补缺,完善各项台帐,巩固创建成果。12月5日,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考核小组对我区创建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按上报47个社区的10%比例抽查了我区城厢街道的回澜北苑社区、新塘街道的汇宇社区、蜀山街道的山水苑社区、北干街道的星都社区和南阳镇的南阳社区等5个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查阅台帐、联系失业人员等方式考核评估,5个社区均达到创建考核标准(90分以上)并以高分通过。 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我们把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和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主要采取“六个帮”的做法:一是齐抓共管一起帮。我区各镇街和社区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放到社区重点工作日程,组织主体从劳动保障服务站转到社区,社区主要领导亲自抓,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像新塘街道商城社区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召开社区工作者例会四次,召开楼道组长动员会、创建联络员动员会各一次,这样的使创建活动成为大家的事、共同的事,帮扶的力度更大。二是摸清底子重点帮。5月我区开展“零就业家庭”调查摸底工作,初步汇总有17户,到6月份经过核实确认我区实有城镇零就业家庭4户5人,其中双失业家庭1户,单亲家庭3户。像闻堰镇三江社区,在调查掌握2户“零就业家庭”后,迅速开展就业援助工作,针对周莲芬身体弱、年纪大的实际,介绍了一些技术要求低,劳动强度小的手工活并签定了灵活就业协议,帮她走上灵活就业之路。针对陈水芬单亲要照顾小孩的实际情况,介绍过白班的工作要求高而放弃,最终经镇社区两级的积极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到闻堰镇污水处理站工作。到目前为止,通过所在社区的重点帮扶,我区已经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为做好 “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和常态管理,我们还根据省市完善政策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精神,于10月份专门发文,建立起城镇“零就业家庭”申报认定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可自愿申请,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可以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三是加强宣传舆论帮。创建期间,各社区加大就业再就业宣传力度,利用宣传窗、信息栏、广播、黑板报以及党员会议、组长会议等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就业再就业政策和创建活动,像星都社区还把创建活动以及就业政策、岗位信息等咨讯放在网上的社区论坛上,宣传面更广,营造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让群众知道政府关心失业人员、关心就在身边,让群众乐意来劳动保障服务站咨询,乐意来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像城厢街道陈公桥社区接待群众咨询250多人次,提供合适的招聘信息80余次,介绍失业人员66人次,帮助18名社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四是以情动人耐心帮。创建活动中有少数失业人员不理解不配合,对社区调查走访的同志发牢骚不愿透露就业状况。针对这种情况,社区把这些失业人员列入重点走访座谈对象,做好访谈文章。像泰和社区通过社区主任、劳动保障管理员、楼道小组长集体家访,拉拉家常;像义桥镇罗峰社区召开失业人员茶话会。社区同志带着岗位和培训信息上门、带着感情上门,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到后来,失业人员基本上是能较好的配合调查,就业的观念也发生着转变,对社区的信赖感也增强。五是联系实际具体帮。各社区和公共职业介绍窗口互通供求信息,深入到辖区内用人单位收集用工信息,及时把合适的岗位推荐给就业困难人员;区就业处组织送岗位信息到社区,把精选出符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共57个单位100余个岗位信息,分四批通过各就业所送到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像10月份区就业处和泰和社区组织送岗位活动,由于岗位合适,社区失业人员周莅兰当场就签下了就业意向书。六是建立制度长期帮。根据创建考核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社区普遍建立了服务承诺制、联系走访制、台帐管理制、公布公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有利于创建活动发挥长效帮扶的作用。 今年通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参加创建的47个社区全部建立了覆盖社区全部劳动段人员就业情况的电子台帐,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直接帮助481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大部分为就业困难人员。更为可喜的是,创建活动中以“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内容丰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分散单一的活动形式;创建活动中依靠社区唱主角,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一肩挑”的局面;创建活动中更加注重主动走访服务,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坐等上门的服务模式;创建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必然有利于我们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的长效机制。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