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知难而进 纾解民忧

2016-11-12 08:00:11 无忧保
  施鸣红是江干区彭埠镇章家坝村的村民,土地被征用后,一直没有参加工作,因为家中有10几间店面房,每月有近万元的出租收入,生活没有任何经济负担。但是时间长了,不仅自己感到十分的空虚,家里也常闹矛盾。想要出去找工作,但是因为没有技能,好工作找不到,差工作又不愿去。好在参加了区劳动保障局举办的维修电工培训后,他顺利的在百瑞四季酒店找到了工作,现在他说,工作后自己的生活充实了,家庭也变得和睦了,感觉要比以前每天闲在家中好得多。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近年来江干区出现了一大批失地农民。由于这些失地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就业技能偏低,就业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为切实解决群众最关注、直接的问题,今年以来江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的首要内容,组织动员,采取措施,着力解决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和培训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他们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网络作用,在全区组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转非人员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区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基本情况。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全区800多名 “4050”人员和15户“零就业家庭”的帮扶任务分解落实到四套班子、各镇(街道)、社区(村),在全区上下形成解决群众就业问题的合力。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各镇、街道主要领导把联系社区(村)作为破解就业问题的一个点,通过领导带头,以点带面,促进全区被征地农民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的解决。  为了破解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问题,该区依托劳动保障三级服务网络,根据每个“零就业家庭”的不同情况,提出“三帮三送”的帮扶措施:即帮观念转变、帮就业指导、帮政策咨询即送岗位、送信息、送培训,充分挖掘就业岗位。紧紧围绕城市化推进、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市场等需求,组织开展了公交车驾驶员、保卫员、收银员等技能培训。在帮扶工作中,区劳动保障局、民政局、妇联、工商联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再就业援助活动,举办劳动力招聘会,将就业服务延伸到农居点、社区、村,举办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专场就业招聘会;结合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居民需求,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通过职业介绍、组织“零就业家庭”子女参加定向培训。  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江干区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分解就业帮扶任务、定向招聘、帮扶“4050”人员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和订单式培训等措施,共帮助7户零就业家庭11人、498名“4050”人员、922名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实现了再就业。   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艰巨任务,区委书记徐立毅表示,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保障难题将会进一步得到解决,力争在九月底之前全部消除零就业家庭、帮助80%以上的有就业愿望、就业能力的“4050”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