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高新区(滨江)重奖促进就业特别贡献企业

2016-11-12 08:00:11 无忧保
  近日,高新区(滨江)管委会、政府在全区经济城建工作会议上,授予杭州来业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2006年度杭州高新区(滨江)促进就业特别贡献企业”称号,同时授予浙江中南建设集团公司等6家企业“2006年度杭州高新区(滨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分别给予5-20万元的奖励,奖励总额达180万元。高新区(滨江)党委、政府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已连续两年把促进就业特别贡献企业与强优、骨干、先进企业一同表彰,奖励总额330万元,这是该区全面推进失土失业人员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会后,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陈步顺局长带领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上门走访了16家受表彰的企业,送去了奖金、奖牌和政策宣传手册,向企业老总详细介绍了国家、省、市、区就业扶持政策,与企业老总们一起探讨了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技城协调全面发展,并认真听取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2006年,高新区(滨江)以贯彻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为契机,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全年新增就业岗位9324个,帮助失土失业人员实现就业3694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885人,培训失土失业人员3767人,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6753人。一是不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区委、区政府授予10家企业“促进就业特别贡献企业”称号,并给予10至20万元的重奖,奖励总额达140万元。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并制定出台了就业扶持政策实施细则。二是不断创新就业帮扶工作。充分发挥“用工补贴券”、“技能培训券”、“职业介绍券”和“就业帮扶员”的作用,积极开展“青年就业行动”、“失业人员创业行动”、“就业帮扶行动”和“一户一人就业行动”,全面推行劳动保障部门与企业用工信息对接制度,最大限度地帮助失土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全年共举办就业专场招聘会7场,参加单位142家,提供岗位3120个,实际报名人员1658人,达成录用意向975人。三是不断拓展就业培训工作。全面开展SYB创业培训,特别是举办了应届职高毕业生SYB培训班,属全省首创;与浙江机电学院合作建立了首家机电类专业培训基地,采取政府下单、学校接单、失土失业人员免费培训的方式,帮助失土失业人员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举办了首届数控技术培训班,共有71人参加培训,其中59人取得合格证,34人与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书;首次公布了我区紧缺职业(工种)目录,鼓励失土失业人员参加紧缺工种培训。全年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44期,适应性培训班40期,SYB创业培训班8期。四是不断优化就业服务工作。完善村(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建设,配备专职人员,落实专门场地并进行统一装修,配备统一设备,并给予经费保证,为失业人员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档案管理等服务。  下一步,高新区(滨江)将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围绕就业政策实施,全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最大限度地帮助本区失土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一是全面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载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不断研究和解决新一轮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市、区各项优惠政策真正执行到位,基本消除我区“零就业家庭”。二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业和灵活就业为重点,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重点帮扶“4050”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鼓励发展非正规劳动组织,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三是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以开展IT行业网络技术、“双证制”和数控技术等紧缺工种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各类专业培训基地和企业内部培训机构为载体,开展定单式定向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以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就业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加强创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和自主创业。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四是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加快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开展信息发布、集市型交流和职业培训等服务,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街道、村(社区)劳动保障站(室)建设,不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为失业人员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标签:   就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