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召开2006年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工作总结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总结2006年江干区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工作,部署安排2007年工作,1月17日下午,杭州市江干区召开2006年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工作总结会,洪永跃副书记、章敏吉副主任、魏丹英副区长、高杏荷副主席出席了会议。 会上,区劳动保障局项伟荣局长、区民政局肖立明局长分别总结了2006年该区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2006年新下达全区征地农转非指标13606人,除去部分多余指标和一些征地项目因未实际启动指标结转下年外,应落实指标为8230人。截至12月底,全区已经落实8188人,完成率为99.5%。其中落实劳动年龄内参保3993人,劳动年龄段以上生活补贴4195人。截至2006年底,全区共落实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45843人,共享受市、区财政贴补资金6.52亿元,目前已有1312名征地农转非人员开始领取双低养老金。 魏丹英副区长对2007年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积极克服畏难情绪,增强信心,攻坚破难;二是要充分运用、理解、宣传政策;三是要打破指标组级之间的壁垒;四是要解决好保障种类、险种和年限问题;五是要多关注就业问题。 洪永跃副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认为近年来全区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区原有72000多农民,现在已经45843名征地农转非人员落实了生活保障,工作扎实,成效显著;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四个靠”:一是靠发动广大群众,二是靠村、社区的干部,三是靠部门与镇、街道,四是靠市、区上下的合力。就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洪永跃副书记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认清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推进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维护失土农民切身利益的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是加快城市化、现代化的保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牢固群众观的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二是要进一步落实政策,完善措施,全面、扎实地推进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打消失土农民思想障碍和认识顾虑,形成积极参保的良好氛围;要加大资金投入、监管工作力度,确保基金的使用、运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增加基金的使用、运作透明度,让老百姓放心;要积极做好新老政策的衔接、解释工作,能够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向老百姓解释清楚;要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就业培训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保障问题。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督查考核,确保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各级各部门要把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把它作为加快城市化、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 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劳动保障局、民政局、公安分局、江干国土分局等负责人,各街道、镇主要负责人、分管劳动保障、民政工作负责人,劳动保障管理站站长,涉及任务的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彭埠镇政府、笕桥镇白石村、九堡镇九堡村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