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为契机,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为抓手,按照“目标任务化、任务责任化、责任考核化”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特别是在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就业帮扶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民生保障工程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摸实情,定计划,夯实创建基础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摸底。江干地处杭州城郊结合部,既有城市的老社区,也有城市化后的新社区,地域特殊,情况复杂。为了确保“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江干区劳动保障局在实施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在全区四镇、四街道开展了调查摸底,进一步摸清了辖区失业人员的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就业愿望、就业能力等基本情况,为创建工作的全面启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科学拟定工作目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浙劳社就【2006】71号)要求,结合江干区实际,提出了该区今后3年“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的目标,力争到2008年底,全区60%以上的社区通过创建活动达到“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 三是全面制定创建计划。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确保扩大就业、减少失业,是江干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江干区围绕“两加快一统筹”发展战略,结合全区实际,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计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评审标准和申报办法,提出了具体的创建内容、创建要求和实施步骤,制定了可行有效的奖惩办法,对达到创建标准的街道(镇)、社区(村)分年度予以奖励。 二、抓两头,带中间,确保创建实效 一是强化就业培训。对有就业愿望、无就业技能的就业困难人员,按照“培训促就业”的思路,围绕江干城市化推进的需要、大项目建设的需要、产业发展的需要、就业市场的需要以及失业人员就业的需要,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对就业观念落后、市场化就业意识差的失业人员,大力开展适应性培训,积极引导其转变就业观念;对有创业愿望的失业人员,以镇、街道为单位,大力组织开展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积极引导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今年1-8月份,全区开展各类培训班84期5214人,涉及物业管理、会计、中式烹调等多个工种,培训后的就业率达60%以上。 二是强化就业帮扶。大力实施失业人员动态管理,不断完善失业人员基本情况信息库,对社区失业人员做到了人员底数清、就业愿望清、岗位需求清、培训愿望清、家庭情况清;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再就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再就业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通过发放就业援助补助费、企业用工补助、公益性岗位“两金”及其岗位补贴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今年1-8月份,全区申报就业援助补助费208人共计62.4万元,申报企业用工补助费484人共计229.5万元,申报公益性岗位“两金”及其岗位补贴1840人共计695.9万元。 三是强化就业推介。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的基础作用,以就业困难人员、“4050”人员为重点,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紧密结合就业困难人员的文化层次、就业技能及岗位要求,多次举办形式灵活、符合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的岗位对接招聘会。为促进该区退伍军人就业,区劳动保障局还配合区民政部门,举办了首次“退伍军人专场招聘会”,有500余名退伍军人参加,219名退伍军人报名,142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难问题,该区先后在九堡镇、丁桥镇、九堡镇九堡村以及凯旋旧城改造指挥部,举办了劳动力专场招聘会,累计进场单位达200余家,提供岗位2700余个,录用失业人员、失土农民近300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三、广动员,勤宣传,形成创建合力 一是动员部署全面深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并召开了全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动员大会,区政府魏丹英副区长主持会议,区委副书记洪永跃到会并讲话,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陈旦秋、市就业服务局副局长黄小昶也应邀出席会议并作创建指导,区再就业和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街道(镇)分管负责人、劳动保障管理站站长以及各社区(村)主要负责人、劳动保障室专管员参加会议。 二是政策宣传到边到角。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新一轮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和民生保障工程的全面实施,江干区劳动保障局大力开展“送政策进企业、进村社、进站室”等活动,组织社区书记主任、辖区企业劳资经办人员以及劳动保障站室工作人员,举办政策培训近10次,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通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大规模的政策培训活动,确保政策宣传到辖区企业、基层干部、站室人员以及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众等各个层面。 三是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区委、区政府把创建工作纳入了对街道、镇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督促检查,设立了专项奖励经费,对达到创建目标的责任单位给予奖励。区妇联、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责,注重协调配合,认真落实各种政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千方百计地帮助失业人员解决各种困难,为他们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形成了“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的合力。(江干区 王华) |
标签: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