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目前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全区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已经达到76000多人,像彭埠社区这样整村拆迁的社区有很多。为了激发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外出就业、自主创业,江干区人力社保局在全市首创针对经济合作社股民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并在彭埠镇彭埠社区试点。
今年4月,俞琳入驻彭埠镇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目前是一名四钻淘宝卖家。除了原先享受到的房租减免、150元/月的社保补贴、5000元的一次性开业补贴和免息小额担保贷款外,这次村经济合作社出台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将给她带来更多的实惠。按照政策规定,如果俞琳取得网上创业认定证明,且雇佣彭埠社区的失业人员,并为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一年以上,就可以按照每人一次性1000元的标准获得奖励。此外,政策还规定,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新创办企业持续正常经营并以企业名义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将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开业奖励。个体工商户依法纳税且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也将给予1500元的一次性开业奖励。
据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村经济合作社将从提升素质、鼓励稳定就业和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等方面,促进失地农民创业就业。为了提高就业质量,鼓励临时就业向稳定就业转化,失业人员在临时就业或申报灵活就业期间被用人单位招工录用,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且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也可以获得一次性1000元的奖励。合作社还建立了“促进就业创业奖励基金会”,除村经济合作社筹集资金300万元外,鼓励社会力量及部分企业加入。奖励基金用于企业、个人、家庭和社会组织的奖励。
“这次选取了彭埠社区作为试点,在全市首创针对经济合作社股民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是希望发挥经联社集体经济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进行市场化就业,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江干区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介绍说,如果试点成功,今后该模式将在江干区进行推广。
标签: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