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江干区积极推进区市就业协作 深化城乡统筹工作

2016-11-21 08:00:12 无忧保
  今年以来,江干区作为杭州市区市协作第三协作组成员单位,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互利、协作、共赢的要求,积极履行责任,行动迅速、工作到位、举措扎实、氛围融洽,在充分对接的基础上,建立江干、下沙、建德就业协作机制,制定区市就业协作五年行动计划,努力实现人力资源要素在城区和郊县(市)的有效互动,体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区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乡劳动力就业形成一体化新格局,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年以来,成功组织举办了城乡统筹---江干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德市人力资源交流大会,组织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等30余家大型企业到建德市现场招工,提供就业岗位1300个,初步达到就业意向200余人;联合举办了建德失业人员网上创业培训班;组织开展两地劳动保障系统交流合作10余次。其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有效对接,搭建人力资源交流平台。一是跨区域举办招聘会。联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组织各类企业到建德组织开展招聘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交流活动,做好本地企业用工与建德失业人员信息库的对接工作,切实缓解辖区企业“用工难”和建德市农民工转移就业难问题。根据合作协议,每年组织交流活动不少于1次,每次招聘会组织5家以上较大规模企业参加招聘,提供不少于200个的岗位信息,且岗位工资待遇高于建德市同类岗位30%以上。二是实时传递用工信息。依托辖区就业援助员,积极收集本辖区内企业招工信息,定期了解企业用人数量、工种、技能、待遇等情况,每月向建德市提供不少于100条有效岗位信息。同时,加强建德市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努力培养一批能使建德农民工稳定就业的“工资保障待遇好、企业文化底蕴厚、职业技能培训强”的示范企业,不断提高稳定就业水平,每年确保帮助建德籍劳动力来杭就业500人。三是推进人才交流活动。帮助建德加快研究制订人才引进方案,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鼓励和吸引更多地江干科研人才、技能人才到建德本地企业支持发展或提供技术指导,不断满足建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立足技能提升,搭建培训实训平台。一是建立“建德市务工人员培训基地”。按照劳动力素质培训从“就业前培训”向“就业后培训”转变的理念,以提高职工技能、增强就业稳定性为目标,积极发挥好辖区内用人单位以及大中专职业院校作用,建立“江干区建德市务工人员培训基地”,为建德市务工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双证制”培训。同时组织师资力量为建德市有网上创业意向人员开展网上创业培训。每年确保帮助建德市培训劳动力1000人以上。二是建立“建德市大学生实践基地”。积极整合辖区企业资源,发挥辖区内高新企业多,适合大学生就业岗位多的优势,为建德籍在杭就读大学生开展实习(见习)岗位推荐,暑期工作介绍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建德籍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到目前,已组织开展大学生实习(见习)200余人次。
  (三)立足优质服务,搭建结对帮扶平台。一是建立一批村级公共职介服务室。每年帮助建德市建立10个高标准村级公共职介服务室,为公共职介室提供电子显示屏,并开展职介工作人员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计算机操作等业务培训,以点带面,更好促进建德村级职介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开展劳动保障站(室)结对帮扶。在区级层面开展结对的基础上,坚持重心下移,工作下沉,积极鼓励辖区内的街道(镇)、社区(村)劳动保障站(室)和建德市的镇(街道)、社区(村)劳动保障站(室)进行结对帮扶,对结对帮扶的劳动保障站开展“一对一”的业务指导和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促进两地就业保障工作共同发展。三是建立“建德市驻江干劳动保障联络点”。为在杭的建德城乡劳动力提供就业推介、养老参保、医保报销等各类代办服务,确保建德务工人员在杭就业、子女入学、就医、户口转移等方面得到帮扶。同时,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通过建立监察、仲裁、信访“三位一体”维权机制,有效维护建德籍在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建德务工人员在杭就业生活的良好环境。今年以来,共为建德籍在杭农民工办理社保参保、异地转移、医疗保险报销等代表业务200余人次,妥善处置涉及建德籍在杭农民工劳资纠纷投诉举报案件10余件次,有效地维护了建德籍在杭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
  (四)立足高效运行,搭建机制保障平台。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以分管区领导为组长的区市就业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区市劳动保障协作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二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区财政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推进江干建德城乡统筹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效保障区市协作中培训基地建设投入资金、务工人员培训专项资金以及各项重要活动等相关经费的落实,为推进两地就业协作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三是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区市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共同解决协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建立区市协作联络员制度,加强日常互相沟通与交流,共同做好区市协作十项工作。

标签:   就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