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就业助推帮扶就业。2010年下城区推出了就业助推社会保险费补贴政策,将部分失土失地农转非人员纳入政策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失土失地人员给予年补贴不超过2400元社保补贴。今年1-6月,已有2643失土失业人员与街道劳动保障站签订了享受就业助推补贴协议,预计全年发放金额约320万元。
二是经合社企业开发岗位安排就业。充分发挥社区、经合社的力量,有条件的社区、经合社联合举办了物业管理公司、农贸市场等企业,开辟就业岗位,充分吸纳辖区内的失土失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物业公司等企业推出的保安、保洁、物业管理等岗位,入岗门槛低、工作便利,十分适合年龄偏大、技能偏弱的就业困难人员,并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到目前为止经合社企业开发岗位安排就业有2310人。
三是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市、区两级公益性岗位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就业困难群体的热烈欢迎。目前共开发公益性岗位722个,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在原有的社区保安、保绿、保洁、助老助残、就业援助、卫生协理等岗位的基础上,继续开发社区物业维护员、社区居民活动室服务员、小额担保贷款协管员等新岗位,并优先考虑就业、生活特别困难的失土失地人员。
四是创业培训引导就业。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行动计划,对有创业意向的失土失地人员给予免费的SYB创业培训,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每人3000元的创业(技能)培训费补贴,符合进驻创业园条件的,给予享受相关的资金扶持、房租减免等政策。截止目前,全区已有147人参加了创业培训,9家企业进驻创业园。
五是小额贷款资助就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东新、石桥等地区的商业氛围日益浓厚,对于失土失地人员而言,经营小项目是一个良好的选择。而小额贷款将解决失土失业人员在创业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并且小额担保贷款的申请条件宽松,手续简便,最高额度按项目申报10-20万元不等,还可享受不同程度贴息,目前该项目已在全区范围内推开。
标签: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