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预警干预机制作为拱墅区的首创项目,在经过1年的推广后,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成绩。2010年拱墅区将该机制作为创新项目推出,要求所有的社区都建立失业预警干预机制,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三级服务网络平台,整合可用的所有资源,开拓新模式,推出了“主动预警7机制,提前干预5机制”。通过该机制的实行,截至5月底我区共减少实际失业人员2320余人。
主动预警7机制:一是劳动保障监管员日常巡查制。划分监察员责任区,主动向辖区内企业主、劳资联络员、甚至企业职工发放联系卡,收集区域内企业的整体劳动用工执行情况。二是就业专管员动态管理制。登记失业人员100%走访率、就业困难人员每季一次跟踪服务。建立社区就业未就业人员总帐及跟踪服务台帐。三是就业援助员定时家访制。通过就业援助员对就业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定时走访,了解思想动态,以便能采取针对性的帮扶。四是自管小组长信息交流制。与自管小组长交流,获取一些失业人员信息,以及群众对我们就业工作的建议和看法。五是用工信息员联络座谈制。建立百家企业用工信息员队伍,通过座谈、上门等方式收集第一手空岗信息,同时积极宣传政策,鼓励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六是失业人员援助直通车制度。如因企业改制、搬迁导致出现大量失业人员时,区就业管理服务处、街道(乡镇)、社区三级就业服务机构将开通“就业援助直通车”,减化程序,在办理失业证的同时,还对符合申领援助证人员实行一条龙服务,使他们能尽早享受到就业援助优惠政策。七是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报告制。确定辖区内500人以上大规模企业进行企业用工情况重点监测。每月从社险办了解该类企业的停保情况,更好地把握经济波动期失业变化的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调控失业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
提前干预5机制:一是就业再就业培训市场运行机制。将就业再就业培训的主体扩大到要求对在岗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培训单位,同时要使失业人员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以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为目的。二是岗位开发、储备三级平台制度。建立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岗位开发和储备平台,通过招商引资增岗位、网格管理储岗位、月月开发挖岗位、人才交流送岗位、职介机构集岗位、政府买单储岗位。三是政策宣传引导制度。向企业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劳动保障法规,帮助企业算清违法用工的损失,引导企业在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通过开展一些在岗培训、实行休假或者减薪不裁员等手段暂时缓冲。四是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承诺服务、帮扶服务、跟踪服务,通过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等举措,做到“一发现、二安置、三回访”,逐步提高社区就业率。五是企业停止参保前置备案制。凡出现20人以上大批量停保企业,社险办要求企业到监察部门备案,由监察上门核实是否真正裁员,如确需裁员,就管处要提前掌握失业人员信息,动态跟踪。通过以上手段,逐步形成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失业预警干预网络。
附件:
标签: 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