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谢谢,谢谢社区两位居家养老服务的同志”,某一天,西湖区古荡街道嘉绿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热线响个不停,原来是企业退休人员严明师傅打来的感谢电话。严师傅从小身患残疾,与母亲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从未出过门,自从社区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后,可方便多了,随时能走下楼道,拜访老邻居,逛逛公园,甚至还能去医院看病…… 这是严师傅的真情流露,也是众多“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共同心声。西湖区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形势需要的新路子,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 一是依托社区平台,小家融入大家。去年10月,西湖区劳动保障局把古荡街道嘉绿苑社区列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试点单位,通过半年多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以居家为主、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居家养老模式,对孤寡老人、高龄空巢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老英模等五类老人由政府提供补贴,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这种服务方式的最大优势和特点就是老人虽家住社区,但是享受的不是传统意义上自己照顾自己的居家养老,而是由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如同养老机构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了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节约了养老福利资金的投入,是适应我国当前“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社会养老新模式、新趋势。目前,该社区有“居家养老”专职服务人员2人,志愿者200余人,有8户重点人员已经在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在社区与居民之间架起了沟通互助的桥梁,使老年人找回了久违的“老墙门”。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服务。自“居家养老”工作开展以来,该社区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居家养老”工作,形成了从事文化休闲、体育健身、邻里互助等项目的社区民间组织网络,并与辖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联姻”,发挥这些机构在居家养老中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周到、便捷的服务。同时完善了“机构养老、社区照料、义工援助、邻里互助、亲情慰籍、协会维权”六位一体的养老模式,紧紧依靠志愿者开展了“一天一敲门,关爱进家门”活动,以“日间托老、集体活动、上门服务”为内容的社区照料活动和以“空巢”独居等困难老人为服务重点的“暖巢行动”,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三是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务质量。西湖区劳动保障局在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探索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要求,该街道劳动保障站和社区坚持“走进去、请出来、亲情化”的工作思路,不断满足所服务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走进去”,就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专职服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服务人员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经过正规化培训后持证上岗,而对于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以外的困难老人的个性化需求,社区充分发挥“居家养老”义工队伍的服务热情和积极性,对老年人进行服务。“请出来”,就是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去年以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了各种服务设施和项目,不仅有休闲、娱乐、学习、康复等物质性服务,更有侧重精神和情感等方面的服务。“亲情化”,就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始终秉持“关爱、真诚、沟通、服务”的亲情理念,以关爱老人为出发点,以真诚和沟通为联结点,以提供优质服务为落脚点,实现真正的亲情式服务。(西湖 沈国建 黄俐敏 徐丽君) |
西湖区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2006-08-02)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