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桐庐县经济总量实现了三年翻番的目标,同时也带来了对劳动力需求的翻番增长。据初步调查,预计2005年全县工业企业用工缺口2.4万人左右,由于用工不足而对工业经济的制约日益显现和突出。尽管招用工的主体是企业,但该县劳动保障部门将把解决“用工难”问题作为优化桐庐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来抓,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发挥好部门的职能作用。决定把05年作为“用工服务年”,组织力量跑好“两头”服务中心。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安排专门经费开展工作,努力缓解“用工难”问题。具体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在“推介”上下工夫。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外宣传好桐庐的创业环境,推介好桐庐的企业,包括企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以吸引外地的劳动力,增强外地劳动力来桐庐打工的信心和决心。春节前将向外发布一批企业信息,包括用工信息。 2、在“培训”上下工夫。一方面我们将探索新的培训机制和形式,如企校合作等,发挥好本县已有培训资源的作用,根据企业用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训剩余劳动力和新生劳动力,另一方面与外地有关机构挂钩培训等,更好更多的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适用劳动力。 3、在“引进”上下工夫。主要是要努力搭建好劳务合作平台。在继续发挥好已有劳务输入基地作用的同时,探索新的劳务协作方式,如“委培包用式”、“定向用工式”等,有选择的开辟新的劳务基地,储备更多更好的劳动力。并积极做好“红娘”,为企业外出招工做好组织联络工作,与有关部门、乡镇合作组织企业外出召开用工招聘会。春节前将安排专门工作小组外出到山东、安徽、江西、湖南、河北等地联络劳务用工事务。 4、在“维权”上下工夫。这是优化投资环境和用工环境的重要手段。积极当好企业加强用工管理的参谋,帮助企业规范用工行为,防止和减少企业职工的无序流动,依法及时调处劳资纠纷和矛盾,为企业主集中精力搞好发展出力。指导企业改善用工环境,保障职工权益,使职工能“招得进、留得住、做得好”。做到依法规范与用活手段相结合,以保障企业的正常发展。 |
标签: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