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实现人的城镇化 建立公平保障体系

2016-11-27 08:00:11 无忧保

  4月17日,由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届“北大赛瑟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大会主题演讲。

  “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本届论坛的主题,作为一年一度国内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该主题充分契合了当前我国发展中最炙手可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谈及这一主题时,三位发表主题演讲的嘉宾都不约而同地将视角对准新型城镇化发展,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之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内在联系。

  告别“造城式”城镇化“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一是城镇化,二是老龄化。”龙永图指出,“以往的城镇化主要是为了造城,这在当时是必要的。而目前,从过去造城的城镇化,变成人的城镇化,这一转变十分重要。为什么大批的农民进城没有留下,因为他没有享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如何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这对我国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挑战。”

  周延礼表示,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的城镇化,核心就是要打破二元结构的制度,逐步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均等化,共享一片蓝天。可以说,有公平的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障待遇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建立社会公平的保障体系,是城镇化战略顺利推动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本质要求,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保证。”周延礼说。

  事实上,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不能成功实现从农业和传统的商品向制造业和现代生活方式转变,就很难走出中等收入的陷阱。因此,新型城镇化已经被列为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但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如果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社会经济资源就会持续地向社会精英阶层流动,社会的中下层阶层的利益就会相对受损,社会结构固化的风险就会进一步增大,阶层对立就会进一步增强。这对社会的稳定构成直接的威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孙祁祥如是说。

  关注农民社保问题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非常迅速。据了解,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7.92%,而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我国内地城镇人口占人口总比重达到51.27%左右,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城镇人口比重从20%发展到50%,大概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