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施行不仅能让那些无法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更减轻了农村居民的赡养压力,惠及三代人。余杭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有效的弥补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空白地带,是利在农民,惠及子孙的好政策,而一个好政策能为农村居民所接受,能让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好政策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则需要通过有效的贯彻实施。2008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一开始,余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把这一政策作为一个民心工程来做,并利用这个机会扩大社会保险的影响力。为推进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劳动保障局推出多项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在紧张的实施中有条不紊的推进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到2008年12月,全区参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40913人,其中已享受待遇31496人,参保人数在杭州地区各县(市)区位列第一。
一、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保
为了能最大限度的扩大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保,区政府经研究,决定对2008年参保的人员给予缴费奖励,区劳动保障局及时下发了《关于对参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人员给予奖励的通知》,对2008年参保人员的财政补贴在原按缴费基数5%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3%的奖励,此举使参保人员每年减少缴费负担329.49元,大大激发了农村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同时,为了体现对在乡退伍军人的关怀,区政府决定在乡退伍军人的军龄可视同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彻底解决了因军龄引发的矛盾。
二、开发信息系统,方便农民参保
参保未动信息先行,高质量的参保系统是做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前提。区劳动保障局克服人员缺、时间紧、资金少等困难,从各科室抽调人员组成攻关小组,与原开发商通力合作,按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操作需求进行编写和程序测试,仅用了20天时间,就开发完成了高效、便捷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系统。各村(社区)只要通过网上传输参保人员数据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便可使用参保系统进行批量参保操作。参保人员在参保手续完成后可直接通过当地的农村合作银行进行缴费及领取养老金存折,大大方便了各村(社区)为农村居民办理参保手续。
三、加强政策宣传,消除知晓盲区
为加强政策知晓度,劳动保障局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开展 “立体化”政策宣传和“拉网式”业务培训。一是宣传媒体纷纷上。在城乡导报开设问答式专版、刊登新闻、通讯报道;制作电视专题片、电视新闻报道;在余杭劳动保障网上发布文件、政策问答、政策解读和工作动态,向全区人民反复宣传有关政策。二是政策业务镇镇讲。劳动保障局抽调精兵强将,深入镇乡、街道,对村(社区)班子成员、社保联络员及小组长开展政策业务培训,从参保对象、缴费办法、政府补助、待遇计发等方面作了详细解读,同时,设身处地的为农村居民算好三本账:早参保的实惠账、晚参保的吃亏账、不参保的后悔账。截止12月底,已累计培训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村干部1000多人次,培训出了一大批掌握政策、善于发动、精于业务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员和业务员。三是标语横幅村村挂。在各镇乡、街道、村(社区 )的中心位置悬挂宣传横幅,宣传橱窗张贴海报。四是宣传资料户户送。劳动保障局印制了29万份通俗易懂的政策问答资料,通过各村、社区发放到每家每户,做到政策家喻户晓。
四、强化服务举措,全面推进工作
由于超过60周岁的参保人员当月参保次月就可以享受养老金,该类人群又特别多,为使参保人员及时享受待遇,劳动保障局克服人员少、场地小、工作量大、时间紧等困难,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精神,连续作战,做好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存折办理等手续,并通过村(社区)将养老金存折送到参保者手中,保证了养老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
通过以上各项举措,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在余杭,可以说已深入人心,有效地转变了农村居民养老观念,达到“人人领会政策惠民好处,个个认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效果,营造了“我要参保”的良好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居民参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使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得到制度的普惠,人民群众对小康社会品质之城的满意度随制度的完善得到不断提高。
余杭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万人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