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开发区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调研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完善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烟台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现状????(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不断健全社保体系建设,先后将农民工、失地居民纳入城镇职工保障范围,失地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推行新农保,成为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障统筹发展;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实现了城乡医疗保障的全覆盖。目前,已形成了以企业职工五险(含失地居民两保)、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居民两险(新农保、新农合)为主要内容、基本覆盖全区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二)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止2009年年底,城镇企业职工保险参保企业达到3000余家、参保人数达到1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09人,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159.6%、187.6%和503.4%。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净增人数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净增人数占全市总量的30%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保、新农合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9万人、2.5万人、2.2万人,参保率分别达到96.2%、64%和100%。????(三)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连年提高。连续5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养老金水平由2005年的月人均752元调整至2009年的1026元,人均增加274元,平均增幅达36.4%;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00%按时足额发放;失业金从2005年的每月277.5元提高到2009年的420元;医疗保险连续多次提高保障待遇,起付线全市最低,报销比例排全市前列,大额医疗救助最高支付限额全市最高。????(四)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安全平稳。截止2009年底,社保基金累计结余17.7亿元,占全市的22.6%,基金结余大、支付能力强,确保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转。为确保基金安全,2007年成立了专门的基金监督管理处,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全面地监督检查,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基金的安全平稳运行。????(五)社会保障投入比例显著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和对参保居民的财政补贴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社会保障投入达到11072万元,占全区财政支出比例的4.61%;2010年编制社会保障预算资金14747万元,比2009年提高50%。政府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为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提供了结实基础。????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制度衔接不畅通。一方面,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城镇保障待遇水平明显高于农村。2009年企业退休职工人均养老金为1026元,农保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为28元,城镇是农村的36.6倍;城镇职工住院人均报销医疗费5635元,参合农民住院人均报销医疗费1883元,城镇职工人均报销医疗费是农村居民的3倍。另一方面,条块分割、衔接不畅。比如,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两大块,医疗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三部分,由于各制度都是独立运行,且在保费征缴、待遇水平方面差别很大,使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内部各制度之间目前均无法相互转移衔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发展。????(二)城镇居民养老保障严重滞后。目前,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层面,城镇居民养老保障还没有真正破题,城镇居民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盲区”和“死角”。虽然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将适龄城镇居民纳入了新农保参保范围,但是由于新农保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目前参保的退休城镇居民月人均养老金为286元,根本无法满足养老需求,对他们的吸引力很小,参保人数仅为2207人,占可参保城镇居民的45%。????(三)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压力大。部分企业采取各种方法逃避保险缴纳义务,或是与职工约定以少于保险费用的货币的形式发给职工,或是以生产经营困难为由长期拖欠社会保险费,清欠难度较大,还有的企业只按最低缴费基数为职工缴纳保险。同时,近年来市里给我区下达的扩面征缴任务几乎连年翻番增长,在当前经济仍在恢复性增长、部分企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的难度非常大。????(四)新农保参保率相对较低。一方面,虽然我区申报国家新农保首批试点成功,使我区农民养老保障待遇在原有基础上每月增加了55元,但是相对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待遇,新农保养老保障水平仍然较低;另一方面,我区实施的失地农民“两保一补”待遇水平较高,给失地农民带来很大实惠,使许多未失地农民存在观望心态,不愿参加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新农保,新农保参保率仅为64%。????(五)新农合支付能力不足。近年来,随着征地拆迁的逐步推进,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群体不断缩小,基金累计结余不断萎缩。与此同时,易患病的老年人口占新农合参合比例逐年增大,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大,而且按照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将逐步提高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并将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进一步增加了基金的支付压力及基金风险。????三、未来规划及有关意见、建议????(一)未来规划????从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和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社会保障的未来蓝图应是“城乡统一、人人享有”,即: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城乡居民人人持有社会保障卡(全国通行,记录参保人员的缴费信息和待遇享受信息),通过社会保障卡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待遇。????(二)有关意见、建议????1、尽快出台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制度。一方面,专题向上级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建议,尽快出台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如果上级有关政策规定不能及时出台,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摸清未参加社会保障城镇居民底子的基础上,参照新农保办法和外地经验,及时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障探索和试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水平、让城镇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养老保障制度,真正实现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居民”。????2、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加强与税务、工商等部门的配合,共同建立社会保险征缴联动机制,加大社会保险费清欠催收力度,对恶意拖欠养老保险费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同时,积极向上级反映加快立法步伐,逐步实现“变费为税”,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确保社保基金具有稳定的来源。????3、强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畅通制度衔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将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区就业,应重点探索制定从农村转到城镇的社会保障转移接续办法。二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待遇。财政投入要向农村保障倾斜,加大对参保农民的补贴力度,缩小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待遇差别,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同时,建议尽快实行新农合全市统筹,增强基金支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4、增加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社保工作机构设置和工作人员编制,加大投入完善设备设施,推进社会保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根据财力增长情况和实际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保持相应的增长。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