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市失业保险向农村私营企业覆盖


最近,兴化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明确,今年要将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向农村私营企业扩展,并与其他险种同步扩面征缴,全年目标新增参保2万人。实行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农村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后,按城镇职工标准缴纳失业保险金,失业后和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背景:公有制企业破产改制导致参保人数锐减 1999年兴化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有7.11万人,覆盖所有市属及市属以上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几乎没有私营企业参保。以后几年,公有制企业相继破产改制,与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大幅度增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同时大幅度下降。到2005年末,进行失业登记的职工累计达4.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减少到了3.69万人。面临严峻的形势,该市劳动保障部门在人事、财政、工商、地税等部门的协助下,努力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在做到事业单位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事业单位编制内和编制外的职工以及工资收入,督促所有事业单位按规定申报失业保险名册,做到人员不少,基数不漏。在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本地所有三资企业、城区的私营企业,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到2006年,新增的城镇私营企业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已超过总参保人数的30%,失业保险在城镇单位的覆盖面达98%。但由于企业改制仍在持续,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的参保人数仍呈减少趋势,加之该市是一个县级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从业人数规模有限,因而净参保人数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 出路:快速发展的农村私营经济为扩面提供了新的空间 近几年该市经济发展迅速,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213亿元,比1999年增加了3倍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061元,比1999年增加了4倍;农村社会总产值759亿元,比1999年增加了近5倍,其中农村私营经济发展快速,非农行业的社会生产值增加了近7倍;财政收入25亿元,比1999年增加了9倍,其中一般性财政收入近10亿元,比1999年增加了6倍多。 而同时,各方面的数据又表明,该市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分散在农村。近几年来该市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分布在乡(镇)、村的私营企业大幅增加。近五年净增2822家,新增注册资本67亿元。到2007年末,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数37万人,占农村从业总人数的61%,比1999年增加了27个百分点,一产与二、三产的从业人员比例从1999年66:34演变为39:61。农村的非农行业的社会总产值高达680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90%,比1999年增加了52个百分点,农村农业社会总产值与非农行业的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从1999年62:38演变为10:90。在全市520家列统工业企业中,农村私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分别为501亿元、487亿元、41亿元和23亿元,分别占列统工业企业的97%、97%、99%和100%,都比1999年增加了50%以上。 该市前期失业保险扩面仅局限于城区,几乎没有涉及到分布在农村的私营企业,而私营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要求,根据社会保险发展水平应当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市决定将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其重点在农村私营企业。这样做可逐步解决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有险无保"问题,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劳动力在企业间合理流动,同时有利于增强失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和失业保障功能,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办法:多着并举促进农村私营企业积极参保 在社会保险的几大险种中,目前失业保险扩面的难度最大。现实情况是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因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愿意参保,经济效益差的单位愿意参保却无力缴费。职工个人相对用工单位而言是弱者,他们即使积极主动参保也只好迁就于企业。针对失业保险扩大覆盖面的难点问题,该市多着并举,推动失业保险与其他险种同步扩面,同步征缴。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行政推动力度。该市建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等24个相关部委办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扩面征缴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导全市的扩面征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宣传、督查、考核和经办服务五个工作组。市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社会保险扩面目标责任状,乡镇主要负责人为社会保险扩面第一责任人。督查工作组分5个片,每旬深入包干乡镇指导和重点企业宣传,每月组织督查通报,分析存在的问题,推介先进经验。对扩面进展缓慢的地区和部门,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及时组织现场督办。市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例会,听取情况汇报,解决相关问题,并通过新闻媒体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为全力推进失业保险扩面工作,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该市明确了考核奖励办法,即本年度每新增参加失业保险1人,由市财政专项资金奖励10元。按季考核评比并及时兑现奖励,对业绩突出的,年终另外予以重奖。对未能完成扩面任务的乡镇,不得参加市政府的综合评先评优;未参保的用人的单位不得享受市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待遇。 三是深入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扩面征缴氛围。把社会保险政策和扩面工作宣传列入市级各宣传媒体报道计划,在电视台、电台、报纸开辟"社保扩面"专栏,多形式地宣传社会保险扩面政策和报道扩面工作动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层次,有的放矢地普及社保知识。利用各种就业招聘、大型文体活动和各种信息网络,向社会公布社保信息。采用多种形式,举办多种层次的社会保险政策业务培训班。通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社保协管员,将社保政策送达所有用人单位和千家万户,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是完善联动机制,发挥各部门联合监督作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运用各自职能,督促企业参保。该市要求工商、质监、税务、卫生、建设、安全、交通等部门在核发相应证照时,必须审查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对未参保的企业督促其及时办理参保手续,并同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市监察局对扩面责任单位进行扩面效能监察,对扩面工作进展缓慢的乡镇跟踪督办,对参加社会保险扩面联动审查机制的各相关部门定期监察,以此来共同促进扩面征缴目标任务的完成。 五是实施"五险合一",做到失业保险与其它险种同步扩面征缴。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只要参加了企业职工养老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就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对已参加企业职工养老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而未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及其职工,先行下达失业保险征缴计划实施征缴,然后再完善登记申报手续。对不愿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和说服动员工作;对拒不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依法实施劳动监察。新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同步参加失业保险,实施扎口管理。只要劳动部门编制了失业保险征缴计划,地税部门必须依法征缴,参保单位必须按征缴计划同时缴纳"五险"。当期征缴收入到帐后,按比例划转到各险种的帐户上,真正做到"五险"统一征缴,统一结算。(泰州市劳动保障局供稿)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