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失业保险工作座谈会经验]山西省太原市失业保险中心:大力推行市级统筹 全面推进失业保险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按照省、市劳动保障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逐步完善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办法,不断推进失业保险工作的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行市级统筹 大原市辖6区3县1市。1995年,市人大颁布《太原市城镇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条例》,明确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专款专用"。1997年,我市开始实行市级统筹。各县市区经办机构每月末将基金收入全部上缴至市级失业保险基金专户,由市级统一将失业保险基金上缴市财政基金专户。市经办机构每月初将各县市区应支付失业保险待遇的金额进行审批后,拨付到指定银行。失业人员凭单证直接到银行各网点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按照不超过上年失业保险费实际征缴总额15%的比例,按实际发生额从基金中列支。 2003年,经市编办批准,市失业保险所更名为失业保险中心单独设置,经费由市财政全额预算。同时明确,县市区失业保险中心人员任命、调整须征得市失业保险中心同意。这样统一了市级和县市区机构名称,明确了失业保险机构的职责、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级别职数等,为进一步实行市级统筹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保证。目前,我市县区失业保险机构除人员任命外,其经费、奖励、人员培训、职称评定、目标考核等都由市失业保险机构负责,初步形成了市对县区失业保险机构"垂直"管理。 二、认真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市级统筹功效 实行市级统筹后,失业保险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失业保险基金承受能力也切实得到增强,有效发挥了失业保险作用。 一是增强了基金承受能力。2004年,我市失业保险费征收突破亿元大关,2005年征收1.3亿元,今年1至7月征收9500万元,失业保险费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基金承受能力不断增强。近三年来,在确保对5万余名失业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的同时,还调剂4亿元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二是加强了基金调剂功能。2003年,古交市征收337.8万元,支出469.7万元,缺口131.9万元;杏花岭区征收128.1万元,支出133.3万元,缺口5.2万元;2005年,清徐县征收80万元,支出98.2万元,缺口18.2万元。由于实行了市级统筹,里及时进行了调剂,确保了失业人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确保了基金的安全与完整。统筹前,各县市区基金收入分别纳入当地财政专户管理,难以保证基金的安全与完整。1996年,某县发生了当地财政挪用失业保险基金用于投资办企业的违规现象,受到了审计部门的查处。实行市级统筹后,加强了基金的监督和管理,未发生一起挤占、挪用失业保险基金的现象。 四是加强了县市区失业保险基础工作。2003年以前,全市失业保险工作人员仅有50多人,机构得到加强后,工作人员增加到130人。同时,不断加强县市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规定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县市区工作经费也得到了保障,先后为县市区购置了20多台微机和10部工作用车,基本解决了县市区资金不足、工作设备设施落后等问题,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是统一了全市失业保险工作制度。我们在全市统一制订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待遇流程等50余个规章制度,推行了文明用语,统一了着装和标识,实行了挂牌上岗,设立了监督栏,规范了市县两级失业保险机构行为,提高了服务水平,树立了劳动保障部门的形象。六是统一了失业人员管理。将6城区失业人员纳入全市统一管理。对失业人员进行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定期举办再就业专场交流会,实现了为失业人员提供失业登记、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虽然我们在实行市级统筹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失业保险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过窄,参保单位缴费积极性不高等困难和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市级统筹办法,推进失业保险工作:一是加强对县市区工作的指导力度,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将县市区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二是力争实现对县市区人权、事权、财权的"三统一",实现完全的"垂直"管理。三是完善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为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提供准确依据。四是加强基金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五是加强网络建设,力争实现市县区两级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和失业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六是建立作风硬、业务精、服务优的干部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争取让所有服务对象都满意。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