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全国失业保险工作座谈会经验]河北省沧州市失业保险事业管理所:构建联动机制 促进失业人员就业

2017-07-03 08:00:02 无忧保
两年前,我市作为河北省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工作试点地区开始了大胆探索和实践,目前"联动机制"已显现初步成效。截止今年7月底,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失业人员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达729万元,共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298期,训失业人员1.8万人,其中1.3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全市29个街道中有10%的街道,帮助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全部实现了就业,成为充分就业社区。  一、上下互动,建立失业保险与促就业联动机制  随着改制、破产企业的增多,失业人员成倍增加,失业保险的承受力受到严峻考验。我们认识到,只满足于对失业人员的接收管理,保障生活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双重功能,使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我们建立起失业保险与就业联动机制,本着"促进就业、辅之保障"的原则,把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与促进就业挂钩。规定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申请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都应到户籍所在地社区进行求职登记凭回执和登记证明书再办理失业保险登记;凡不到社区办理求职登记的,暂不办理失业保险有关手续。另外,我们还制定了失业保险金阶段性领取办法。明确规定,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实现就业的人员,确认就业后立即停发失业保险金,他们再失业后可以继续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在具体工作中,由社区协理员申报,街道办事处审核,经县区就业服务机构认定后,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阶段性领取手续。同时,对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失业保险基金给予本人一定支持。制度实行两年来,共有152人被停发失业保险金,减少失业保险基金支出45万余元。在工作中,市经办机构有关人员经常到社区调查了解情况,定期召开县区就业部门联席会,工作形成一盘棋,上下左右协调联动。由于工作到位,全市l万多名失业人员无一人上访。  为了解决基层管理人员少,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开发了劳动保障协理员公益岗位,在大龄失业人员中通过考核,先后选拔450名优秀的同志为劳动保障协理员,充实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力量。协理员入户到家,对失业人员做到"一登、五清",即逐人登记填写"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卡";人员底数清、个人特长清、家庭状况清、择业愿望清、就业动态清。在此基础上,对失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真正做到服务到位、管理到位。璞园社区把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列为打造"精品和谐社区"之首,为失业人员找岗、谋岗、创岗、送岗。同时建立了"爱心卡"制度,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和协理员帮助到户到人,与失业人员结成对子,从解决生活困难入手,到最终解决就业问题。现在这个社区有59%的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二、因人而宜,对失业人员进行分类培训  失业人员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单一,影响了他们实现再就业。我们觉得只有实实在在帮助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使他们主动学技术,增技能,才能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我们坚持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对年龄偏大,没有一技之长的失业人员,委托培训单位采用灵活方式进行培训,包括举办讲座、组织座谈和对现场实际观察等。这样可以培训一些直观实用的简单技能,然后安排他们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对年龄偏中、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失业人员,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灵活确定培训项目;对年轻、有创业意识和愿望的失业人员,聘请专家进行创业培训,并请工商、税务部门讲授如何申办营业执照,如何照章纳税,以及创办个体、私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失业人员普遍转变了就业观念,开阔了思路,并且学到了技能,树立起重新就业的信心。对创业成功的人员,我们还积极帮助其申办小额贷款,两年来共为278人申办小额贷款556万元。  由于联动机制的建立,如今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多了,灵活就业的人员多了,当小老板创业的多了。市场街道办事处发挥地处市中心的优势,整合各种资源,适时举办了手机维修、市场营销、礼仪、保洁等培训班,辖区失业人员踊跃参加,培训的135人全部实现了再就业,成为全市第一个充分就业社区。水月寺街道办事处根据失业人员的求职意向和辖区内空岗情况,率先举办免费技能培训班,45名失业人员经过1个月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塑料加工技术,有25人结业后直接上岗。  今后,我们将依托社区,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的作用,使每一位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都能实现就业,争取到年底全市充分就业社区的比例达到20%。

标签: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工作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