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全国失业保险工作座谈会经验]江苏省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充分发挥促进就业功能

2017-07-03 08:00:02 无忧保
近年来,我市围绕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目标任务,积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的功能,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取得一定进展。2003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3.3%。  一、强化扩面征缴,提高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能力  增强基金实力是失业保成为更多劳动者就业保障的基础。我市采取积极措施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形成"两项机制",抓住"一个重点"的扩面征缴工作思路。"两项机制",就是建立市和县、区两级政府扩面责任共担机制,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建立劳动保障、财政、地税、审计等部门联合稽核机制,推动基金征缴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个重点",即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这一趋势,将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作为失业保险扩面工作重点,把更多的劳动者纳入,使失业保险覆盖范围适应城镇就业面不断扩大的需求。2005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90.8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连续几年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全市基金收入达到4.5亿元,当年基金收支结余1.3亿元。到2005年底,失业保险基金历年滚存结余达7.7亿元,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二、扩大使用渠道,促进国企改革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从1998年开始,通过每年从失业保险基金中调一部分,财政拿一部分,建立起再就业基金,专项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促进就业等支出,其中一部分用于补充国有企业分流职工经济补偿金的不足,一部分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以及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我市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十五"期间,全市共有千余家国有企事业单位顺利完成了改革改制任务,同步理顺20余万人的劳动关系,直接分流进入社会的有近10万人;共帮助21.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万多人。  三、完善"两项补贴"办法,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  2002年,根据有关精神,市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联合出台了《无锡市失业保险基金用于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办法》,重点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增加了补贴项目。在职业介绍补贴列支科目中增加了大龄人员招聘会用人单位摊位费补贴、大龄人员成功就业服务补贴、用人单位招用失业人员就业安置性补贴、企业吸纳失业人员贷款贴息补贴,以及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享受1000元自谋职业补贴。在职业培训补贴列支科目中增加了职业指导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二是提高了补贴标准。我市在省规定补贴标准上适当上浮;三是明确了审核程序,建立了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联合审核的工作机制。在贯彻落实新一轮再业政策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与促进就业效果挂钩的机制,根据免费介绍成功的实际就业人数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对职业培训实行与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分别挂钩、分阶段补贴的办法。"两项补贴"经审核后,由财政部门直接将补贴资金划入申请单位帐户,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  四、健全管理服务制度,保生活与促就业共同推进  从2002年起,我市全面实现了下岗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的并轨,失业保险成为了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的主要形式。为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就业的作用,我们注重抓好失业保险制度"三化"建设,一是失业保险金发放规范化。通过商业银行网点直接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规范了操作,切实做到了应发尽发。同时,将失业保险金支付标准与失业人员本人缴费基数挂钩,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逐年提高,人均月发放水平从"九五"期末的147.4元增至2005年末的414元。二是失业保险业务经办基层化。我们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及时准确了解失业人员求职就业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再就业、求职、培训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这对于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三是失业保险服务信息化。按照劳动保障部"金保工程"的要求,我市已建成包括失业保险在内"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目前,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即将上线,按照"同人、同城、同库"的原则,将形成就业和社会保险一体化的信息服务系统。系统建成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下一步,我市将根据国发36号及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从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出发,继续依法扩大覆盖范围,逐步将城镇绝大多数从业者纳入失业保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着眼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准备根据国家及省的要求,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重点加大对劳动者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

标签: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社会社会保障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