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失业保险工作座谈会经验]黑龙江省鸡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千方百计 攻坚克难 确保失业保障线安稳牢靠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理念,千方百计,攻坚克难,努力推进失业保险工作上水平,失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今年7月末全市参保率已达98%。1月至7,征收失业保险费2643万元,完成省厅下达任务的131%,同比增长69%。目前,全市失业保险基金积累已突破亿元,失业保障线越来越安稳牢靠。 一、创新机制征缴基金,努力增强失业保障能力 2002年末,全市失业保险基金仅有400多万元,远远不能满足支付需要。为此,我们以"两年任务一年完成"为目标,自我加压,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征缴清欠力度。 一是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市委市政府对失业保险工作非常重视,2002年末批准我局破格成立了副处级的市失业保险管理中心。局党组强化对失业保险工作领导,全局上下形成了局长带头抓、主管局长亲自抓、行政科室督办抓、经办机构全力抓、深入企业逐户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多方联动机制。自2003年开始,每年都通过多方联动搞会战等形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征缴清欠。局内社保、监察、就业等相关机构联结在一起,由局党组统一指挥,层层明确目标责任,定期检查工作,统一兑现奖惩。同时,与地税机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会战两家紧密配合。按照我们的意见,地税机关将社保基金捆绑征缴,对不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单位就不征收养老保险费,促进了失业保险费的征收。 三是建立上下包保机制。将所辖6区3县市的失业保险费清欠和征缴扩面任务落实到县市区劳动保障局,通过签订目标责任状、市局领导分片负责检查督导、定期通报工作进度等措施,推动扩面征缴。同时把市直192户较大企业作为清欠重点,按照不同企业欠费额度大小,分别由局长、主管局长、经办机构主任,副主任、征缴科室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工作人员逐级包办到户,限时催缴。2004年以来每年清欠额都在2000万元以上。 四是建立催办奖惩机制。3年来共召开60多次清欠征缴座谈会,由局领导分期分批把重点欠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财务劳资人员请来,逐户落实补缴欠费措施或当场履行依法监察程序。对下岗失业人员安置较好、本身没有下岗失业人员仍主动履行失业保险缴费义务的单位,通过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好做法,并给予表彰奖励。对个别态度不好、有缴费能力而拖着不缴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或处罚。市糖酒公司等20多户企业经宣传教育后,仍不履行缴费义务,我们提请法院强制执行,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五是建立重点联系机制。对重点改制企业和征缴大户,局领导带队组成联合工作组逐户征缴。市柳毛石墨矿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前长期亏损,拖欠大量工资和失业保险费,800多名下岗职工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多次酝酿大规模上访。我们及时介入,一方面先接收失业人员缓收失业保险费,另一方面与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协调配合,采取资产保全等形式,优先解决社侏基金征缴问题,维护了职工利益和社会稳定。 六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地方新闻媒体定期开辟市长论坛、局长答小编问、失业保险政策问答等专栏,并组织专题讲座,广造声势,扩大影响,形成了人人关注、人人支持失业保险的良好氛围。 由于措施得力,在国有企业实际缴费人数下滑的情况下,失业保险费征收额连续几年成倍增长。 二、突破惯性优化管理,积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为从根本上缓解新形势下失业保障线的压力,我们突破以往只注重基金征缴发放的惯性,把积极推荐就业、开发就业岗位作为经办机构工作重心,在优化管理上下功夫,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 一是抓观念转变。为切实消除失业人员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心理,使他们转变择业观念,增强求职愿望,我们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针对部分改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对政策不理解,采取围攻等激进方式无理要求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情况,我们做好耐心细致的引导疏导工作,使他们明白政策,树立起自强自立、自主就业的思想。 二是抓政策落实。对要求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实行细化管理,经资格认定后,向社会公示。还通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以及工商等部门反馈的信息,对已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员进行动态管理,随时清理隐性就业人员,力争做到失业保险金应发则发、应停即停。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失业人员就业显性化。 三是抓就业培训。我们合理安排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每年定期免费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举办技能培训班,增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技能。 四是抓岗位开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与就业局协同作战,收集发布用工信息,开发就业岗位。仅今年上半年,市失业保险管理中心与市就业局联合举办了3次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再就业现场招聘会,有2800多名失业人员和38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3200个,1000多名失业人员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五是抓典型引路。我们经常邀请已经实现再就业的人员与失业人员座谈,请他们介绍重新就业的体会和成功的经验,通过宣传典型,引导失业人员消除消极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心理,激发求职愿望,收到了很好效果。 通过这些举措,近年来95%以上的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再就业,有效地缓解了失业保障压力。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