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失业保险工作座谈会经验]山东省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完善基金市级统筹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10多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制度,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提升了基金的保障能力,确保了全市失业人员的待遇支付,促进了失业保险工作的全面发展,对推进企业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建立基金全额统筹的市级统筹运行机制 我市下辖6区1市3县,经济发展不平衡,个别区县基金收不抵支,甚至影响到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199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市开始实行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在具体工作中,实现了基金统筹"三个统一": 一是统一筹集资金。对各区市县负责社会保险费集中征收的机构实行市级垂直管理,结合"五险合一、一票征收"的规定,城区失业保险费改由市级直接征收,各市县征缴机构征收的失业保险费在规定的时间全额上缴市财政部门设立的失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二是统一使用资金。需要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时,首先由各区市县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使用预算,报经市失业保险处审核后,再由就业办财务处编制全市预算,报市财政局批准。市财政局将所需资金拨付区市县财政局,再由区市县财政局拨付给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支出户,用于支付各项失业保险待遇。对区市县基金有缺口的,从市失业保险基金中按需拨付,以确保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 三是统一管理基金。市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对全市失业保险基金负责全面管理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各区市县按要求向市报送本地基金征缴和使用等情况,主动接受监督。同时,我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基金核算,适时进行内部审计,并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有效地堵塞了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上的漏洞,未发生挤占、挪用、截留基金等违规违纪问题,确保了基金的安全运行。 二、实现待遇支付的配套联动 为适应基金市级统筹管理的要求,一是改进了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流程,实行由市统一审核待遇、区市县负责发放的办法。全市所有参保单位的失业人员,均由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办理失业保险金申领审核手续。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如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住院医疗补助等,则由区市县上报市经办机构,经市经办机构审核后,批转区市县连同失业保险金一并负责发放。所有待遇均通过银行支付。通过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发放,实现了失业保险待遇的一致性。二是根据劳动保障部和省厅关于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的要求,以"一票征收"信息系统为依托,在2003年建立了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三是结合"金保工程"建设,建立了"济南市五保合一电子政务--失业保险待遇支付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从缴费记录、申领登记、待遇审核到待遇支付的全过程业务处理,可以按个人缴费记录自动计算出个人享受待遇期限,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十五"期间,我市累计为14.5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等7.2亿元,做到了审核准确,发放及时。 三、以市级统筹促进失业保险工作全面发展 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我市的失业保险工作得到了三方面提升: 一是失业保险的保障能力得到了提升。近几年,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以及并轨工作的推进,我市失业人员逐年增加,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由2000年的2.9万人增加到去年的6.6万人。由于实行了基金全市统筹,全市范围内没有出现因基金不足造成支付困难、影响失业保险金发放的问题。我市商河县近两年企业关闭破产、改制重组比较集中,失业人员骤增,基金当期收不抵支,2005年征收失业保险费167万元,需支付1786万元,基金缺口多达1619万元。市里及时拨付所需资金,保证该县按规定支付了失业保险待遇。 二是失业保险费的征收力度得到了提升。通过将城区失业保险费改由市里直接征收、建立扩面征缴责任制、实行社会保险费"集中统一征收"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基金统筹后区市县缺乏征缴积极性的问题。2005年全市失业保险基金收入达2.5亿元,比2000年增长134%,年均增长18.6%,征缴率达87.6%。 三是失业保险工作的支持度得到了提升。实行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后,进一步增强了失业保险的保障能力,切实保障了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了企业改革,维护了社会稳定,显现了失业保险的积极作用。失业保险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也赢得了社会的支持,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创造了条件。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有关工作环节,建立市下拨资金与各地征缴挂钩制度和征缴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各地积极性,解决失业保险费上解不及时等问题,确保我市基金市级统筹制度正常有效运行。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