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苏]兴化市失保基金结束了长期收支严重倒挂的局面


2006年,兴化市失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386万元,结束了自2000年以来一直收支严重倒挂的局面。 1986年,该市在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一直比较平稳。2000年,该市加快了市属企业破产改制步伐,失业人数和失业保险支出骤增,当年新增失业职工达5318人,支出失业保险金1326万元,比上年增加近四倍,超过以往年度支出之和。尽管1998年7月,失业保险征缴比例从原来的职工工资总额的1%提高到3%;1999年1月,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到所有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当年收入1260万元,比上年增加一倍,但失业保险金发放增幅更大,当年赤字仍达300万元。2001年新增失业职工9741人,失业保险基金开始靠借贷确保按时足额发放。2002年新增失业职工7679人,失业保险基金累计赤字已达2119万元。2003年至2005年三年内,失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年年增长,同时新增失业职工又达到2万余人,基金收支仍处于严重倒挂局面。到2005年底,失业保险基金累计赤字达5098万元。 2006年该市企业改制接近尾声,失业保险支付高峰期已平稳渡过,失业保险支出大幅降低,比上年同期减少37%,基金支出已实现了“软着陆”。 该市失业保险制度实施20年来,累计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已达4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近1.5亿元,基金再困难,发放也从没有过拖欠。同时在实施下岗保障时期调剂到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200多万元,补贴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近千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事业单位的改革,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再就业,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面对强大的支付压力和5千余万元的借贷款,该市不断加大征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一方面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失业保险法律法规,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强化失业保险征缴:人事、工商、地税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努力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劳动保障部门工资、稽核和监察三位一体、合署办公,并与地税、财政部门联手行动,强化失业保险稽核力度,努力提高征缴基数;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和乡镇政府的支持,不断加大事业单位的征缴力度,市属财政拔款单位和乡镇中小学由财政部门直接实施代扣代缴;地税部门充分考虑失业保险征缴的特殊性,将失业保险征缴与其它险种的征缴分开单独考核,有效地加大了征缴力度,促进了征缴进度。近几年来,该市失业保险覆盖面始终在98%以上,征缴率超过95%。 2006年征缴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0%,加之发放比上年减少37%,所以实现了当年结余386万元。据预测,2007年失业保险基金将能结余600 万元左右,经过六至七年的努力,该市将完全消化累计赤字,失业保险的保障能力将不断增强。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