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并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九大报告继续坚持和倡导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理念。这标志着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将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倡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导向转变为共建共享、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逐步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发展趋势,描绘出党中央提出的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美好前景。
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这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还明确提出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不能等着经济发展起来了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应当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因此,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为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仅要把改革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而且更要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公平享有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在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方面,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这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在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应当通过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在民生保障方面坚守底线就是要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兜底责任
兜底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的在民生保障方面要守住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要从思想、资金、物资等方面做好准备和预案,坚持守住社会稳定底线。他还特别强调要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对于一些结构性改革会带来部分职工下岗失业、收入降低等阵痛,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在民生保障方面坚守底线就是要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兜底责任。为此,要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通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城乡居民
原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一院四所已于今年10月整合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从本期起,社保随笔栏目将由我报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合作推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等制度的衔接,切实解决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问题。同时,要增加失业救助、最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资金投入。要通过积极实施精准脱贫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因地制宜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其中包括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在十三五时期全面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消除隐患,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安定有序。在十三五时期,要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
要合理地明确界定社会保障的相关主体之间的责任边界和权利,个人、用人单位和政府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在十九大报告中不仅在民生保障方面提出人人享有的发展目标,而且也强调人人尽责,这充分体现了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基本原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和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社会保险方面应当遵循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规律,不仅要明确用人单位和政府的责任,也要明确个人责任,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承担相应的缴费责任和义务。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权责清晰,就是要合理地明确界定社会保障的相关主体之间的责任边界和权利,个人、用人单位和政府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国际经验表明,如果采取福利国家模式,政府责任过大,待遇刚性过强,财政压力巨大,不堪重负,难以为继。如果采取个人账户模式并扩大个人账户规模,实行所谓的自我积累、自我保障,不仅缺乏社会共济,而且不够公平,不符合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我国应当遵循社会保险的发展规律,在社会保险方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基本原则,特别是要适当强化个人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方面的缴费责任和义务,将待遇与缴费适度挂钩,增强社会统筹互济功能,发挥社会保障的再分配作用。
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现有的保障能力,将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控制在社会保险基金和各级财政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还强调在民生保障方面要坚持保障适度的重要原则,指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实地考察时提出要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就会失信于民。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社会保障水平不能脱离实际,不能搞过度福利化,福利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基础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收入提高必须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福利水平提高必须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基础上,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在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应当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坚持保障适度的基本原则,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现有的保障能力,将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控制在社会保险基金和各级财政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建立合理的待遇确定机制和调整机制,随着经济发展,适当提高各项待遇水平,防止出现过度福利化倾向。
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保障领域的各项改革,通过兜底线、织密网和建机制,加紧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以及工伤保险制度,促进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将社会保障覆盖全体国民,努力实现人人依法公平享有社会保障的发展目标。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