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11月1日,人社部举行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通报了第三季度人社工作进展情况,并就社会各界关注的有关问题回答提问。卢爱红介绍,今年以来,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制度进一步完善,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稳步开展,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取得新进展,劳动关系争议调处机制不断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逐步加大,为农民工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
卢爱红介绍,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延续稳中向好态势。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同比增加30万人,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今年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以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83%,也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27万人,同比增加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3万人,同比增加8万人。从重点群体就业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保持了稳中有升,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总体平稳有序,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进一步加大,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市场供求与企业用工持续改善,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三季度市场求人倍率达到1.16,创下历史新高。对5万家企业、2700万个岗位的监测显示,前9个月中有7个月监测的岗位数量处于增长状态。
卢爱红说,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取得明显成效。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行动;扎实推进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落实,实施东北等困难地区就业援助行动,推广就业扶贫基地、扶贫车间经验做法,促进就业扶贫。举办首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主题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从事传销活动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稳步实施。
在回答关于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提问时,卢爱红说,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到去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67万家,从业人员55.3万人,行业全年营业收入1.18万亿元,近年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出台这一行动计划,目的是为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行动计划主要包括实施骨干企业培育计划、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产业园区建设计划三个计划,以及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诚信主题创建行动、一带一路人力资源服务行动三个行动。
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增至7688家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超3800万人
卢爱红介绍,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05亿人、11.29亿人、1.86亿人、2.24亿人、1.90亿人。1-9月,五项保险基金总收入为4.7万亿元,同比增长37.7%,总支出为4.02万亿元,同比增长34%。从2017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加的养老金已基本发放到位。制定实施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的政策措施。14个省份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出台实施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指导意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办法、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等政策文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进一步完善。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发布实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和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深入开展。推动实行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出台实施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
卢爱红介绍,基金投资管理取得新进展,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稳步开展,北京、安徽等9个省政府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300亿元,其中1800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职业年金基金归集户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实施。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10月31日,在全国所有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所有统筹地区均已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基础上,全国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增加到7688家,备案人数达到181万人。截至9月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0.45亿人。
在回答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提问时,卢爱红说,试点一年多来,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就参保筹资、待遇保障、管理服务等开展积极探索。目前上海、青岛、成都等14个城市已经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文件,吉林、山东两个重点联系省份也印发文件作出部署。目前参保人数已经超过了3800万人,制度运行总体平稳,成效初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一是减轻了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和事务性负担,对符合规定的长期护理费用,支付水平总体在70%左右。二是制度综合社会功能得到发挥。通过试点,在拉动就业创业,促进养老、照护服务产业发展,支持家政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试点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同。
多地调整最低工资拖欠农民工工资将被列入黑名单
卢爱红介绍,今年以来,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取得新进展。化解过剩产能分流安置职工劳动关系处理总体平稳。集体协商工作稳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组织153个城市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工作。截至10月底,全国共有1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10.4%,19个地区发布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在8%左右。
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不断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组织规则修订实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开展了乡镇劳动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工作,共选择93家示范单位。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逐步加大。印发实施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广泛推行,29个省制定并公布了省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8个省建立了执法人员数据库和监管对象数据库。
在回答关于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的提问时,卢爱红说,办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明确了全国统一的列入黑名单的标准和情形,二是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被列入黑名单后将会受到的限制,三是对黑名单的认定主体、管理期限、程序等内容作了具体规定。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宣传解读工作,指导地方认真组织实施。同时,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出台联合惩戒措施的文件,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农民工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生代农民工重大问题专题调研深入开展,印发实施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开展全国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
卢爱红说,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全面部署,也对今后一段时期人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统筹做好各项人社工作,为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继续努力。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