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在大同煤矿集团同家梁矿做了16年统计员的郭兴艳,随着煤矿的关闭转岗到了塔山电厂,做了一名集控操作工。树挪死,人挪活。转岗意味着新的岗位,新的职责。她说,只要能吃苦,肯用功,在新岗位照样能干好。
在山西省,除了郭兴艳,还有3.16万名职工得到了类似妥善的安置。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妥善安置去产能企业职工对山西省政府来说,既是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一道独特的考题。
出台多重分流安置政策
山西是煤炭大省。煤矿集团职工的岗位曾是当地百姓眼中的铁饭碗:收入高出一般行业,还有充足的保障。在过去,山西省内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首选煤矿集团。山西省晋城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
可再大的企业,也得跟着效益走。随着国家经济转型、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以及企业自身增加效益、节支降本的需要,如何妥善安置和分流退出产能后的庞大职工人员,引导他们再就业,是山西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山西省人社厅厅长白秀平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安置职工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人员多、结构复杂。被安置的职工平均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文化水平不高,进入新领域就业缺少竞争力。
2016年7月,山西省提出了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不把职工推向社会,通过企业内部消化,力争让每一名被安置职工满意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为了妥善安置职工,山西省出台《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明确了内部安置、外部分流、转移就业、创新创业、自主择业、培训转岗、内部退养、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多重分流安置方式。
在实施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情况下,解决去产能职工安置的问题,要突破传统,改革创新;要着眼长远,着眼治本;要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导向,搭建开放高效的服务平台;要强化煤炭企业社会责任,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白秀平说。
优惠政策鼓励创新创业
王宇琦大学毕业后,家里费了很大劲才让他在山西晋煤集团下的一家煤炭企业上了班。可随着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推进,王宇琦也面临转岗分流。不过,王宇琦年轻,有想法,敢闯敢干,在企业的帮助下,他成立了一家喜阅书吧,走上了创业之路。
同样,山西焦煤集团2016年4月建立了双创中心园区,旨在鼓励帮助有一定技能的转岗分流职工进入基地,由入驻企业进行培养孵化,待成熟后成立公司。中心主任郝志伟介绍,入驻园区的创业职工享有多项优惠政策,如3年内与原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与原单位职工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等权利;创业企业每安置一名创业职工,园区可免除10平方米的房租和物业费。
这仅仅是焦煤集团在安置职工上六个一批思路的一部分。通过异地分流安置一批、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分流一批、引导职工自主创业分流一批、国家奖补政策安置一批、职工自愿内退一批、提升技能培训一批,我们确保了去产能过程中职工队伍稳定。焦煤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志国说,目前集团已完成全省煤炭去产能安置职工总数的1/4。
一企一策政府兜底
在安置员工上,山西实施一企一策,各煤炭企业各显神通。潞安集团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目标,采取放大优势产业、产业转型分流等十项措施,实现去产能职工有序安置;晋煤集团通过转移不转产的方式,向需要矿山技术工人的新建矿井逐渐分流数千人;同煤集团坚持职工安置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相结合、与促进企业发展相协调,将职工分流安置在集团所属同忻、塔山、麻家梁等千万吨级大煤矿,同时向集团电力板块塔电二期分流,最大限度保留煤电专业人才,在全省最早完成安置任务,安置率达100%。
政府也为职工的安置上了一道加固险。山西省人社厅出台《关于全力做好就业安置工作的实施细则》等3个实施细则。从2016年起,山西省人社部门采集去产能企业职工实名制信息,仅2017年就新录入信息21299条,基本完成了实名制信息的采集录入。省人社厅、省发改委等8部门还联合制定了《关于做好化解煤炭钢铁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在坚持企业主体责任的同时,突出了政府部门的帮扶作用。
目前,山西省已累计下达各项煤炭行业奖补资金12.13亿元;除中央专项奖补和省配套资金外,2016年,全省从失业保险基金中落实稳岗补贴472万元,惠及8418人;从就业专项资金中落实吸纳就业补助、离岗创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转岗培训补贴共计412.86万元,惠及1626人。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