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信息化推动管理标准化提升服务

2018-06-16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工作举措,着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及标准化建设工作,成效显著。2016年末,全区城镇就业人员725.4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8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03万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5%;农牧民转移就业256.9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1.1万人。

建立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便利动态管理

全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围绕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思路,立足省级大集中模式,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推进信息化建设,基本建立了全领域、全方位服务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该区建设完成了劳动就业核心业务子系统,该系统采用全区大集中应用的方式,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所有内容全部纳入系统管理之中,均实现了实名制动态管理。目前,系统已经全面覆盖了自治区、12个盟市、102个旗县,通过采用互联网访问业务专网的形式,覆盖了全区所有可以上互联网的街道、社区。

同时,各地依托自治区集中式劳动就业核心业务子系统,将各项就业服务纳入管理,对经办的劳动者个人基本情况、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和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等相关信息全面录入,并实现了动态管理。目前,各地已采集录入的劳动力资源信息1092万条,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九类人员实现了实名制动态管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兴安盟、乌海市均实现了城乡劳动力资源实名制录入全覆盖。

各地还加大基层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为劳动保障所、站配备了就业服务专用计算机,有效解决了基层办公设备老化问题。

推进标准化建设提供均等服务

根据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整体部署,各盟市认真梳理就业服务的各个环节,制定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促进就业服务便捷化、规范化。

业务流程标准化。各地按照自治区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和分类指导相结合,优化了各项业务经办流程,重点对办事大厅业务经办流程进行简化,缩短办事时限,精简申报材料。包头市编印了《就业创业服务手册》《就业统计月报》等,促进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鄂尔多斯市制定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站所职责等五项制度,《初次就业手续办理流程》等十项工作流程,为规范工作流程,促进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依据。

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化。各地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依托,积极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覆盖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的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旗县及以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平台均设立了综合服务大厅,提供失业登记、就业登记、职业介绍、创业指导、培训指导、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站式就业服务。截至2016年底,全区803个苏木乡镇、287个街道办事处、2174个城镇社区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所、站,12191个嘎查行政村配备劳动保障协理员,为劳动者提供方便、快捷、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目前,全区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455个,占全区社区总数的68%,创建自治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125个,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8个。兴安盟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盟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台账观摩学习活动,在总结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台账表样8张,下发至各基层平台统一使用,为规范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标准。

全面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

各地普遍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人员队伍建设,每个劳动保障事务站、所均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2名。每年都有高校毕业生被分配到基层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从事与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充分保障了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充分就业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改变了传统的人员培训模式,将培训触角延伸到社区办公场所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强化工作人员目标管理和实绩考核,定期组织业绩考评,形成激励机制。全区通过开展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万人培训项目,利用3年时间对全区基层劳动保障站所工作人员轮训了一遍,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提升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