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宝塔映朝阳,延水金光闪。陕西省延安市是红色革命圣地,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8年前,延安要在陕甘宁革命老区中率先脱贫,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殷切希望,也是延安人民的共同目标。
今年以来,陕西省人社厅将延安确定为人社部门支持脱贫攻坚联系点,出台《大力实施就业扶贫的意见》,为延安脱贫攻坚制定了8条支持措施,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倾斜。目前,延安市已消除贫困人口8.83万人,产业扶持10.2万人次,贫困发生率由28.97%下降到6.4%,就业扶贫成效显著。
信用创贷助推苹果经济
红五星黄元帅品种多样的苹果摆在销售台上,咬一口,尝一下,清爽、甘甜。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地区早晚温差大,光照充分,产出的苹果品质优良,市场销路好。苹果产业成为延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精准扶持贫困户的有效手段之一。
11月18日,对延安市孙家塬村村民杨志平来说是个大日子。当天,省人社厅在村广场发放了首批信用乡村创业担保贷款。他作为贫困户,申请了8万元资金用于自家的果库建设。
建果库是我这几年的心愿,现在马上就要实现了!演讲台上,杨志平的声音微微发颤。杨志平的妻子患病不能下地干活,他还得抚养3个孩子,生活困难。几年前开始种植苹果以来,他一直缺少足够资金,碍于贫困户的身份,找担保人申请贷款十分困难。
今年5月,陕西省人社厅、财政厅等6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启动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建设。孙家塬村由于村中有大片苹果种植产业园,信用度较高,被选为试点。
信用乡村,信用为本。村民贷款不仅免担保,还可进行二次申贷。对于免担保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村民互相监督、村干部包抓还款及严格的贷款监管措施来对冲。除了杨志平,孙家塬村还有12名村民也拿到了5万元到8万元不等的贷款,用于果库建设和购买肥料。村民孙玉录介绍,修建果库,可以防止苹果遭受自然灾害,扩大苹果贮存量。以人均10亩苹果种植地来算,一年的收入至少能提高5万-6万元。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中提出,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力度,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试点。陕西省人社厅决定在延安实施就业创业扶贫后,截至目前,延安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8亿元。其中,仅省再就业服务中心就协调省财政厅向延安市倾斜了1050万元的担保资金。
陕西省再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午禾告诉,创建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就是为了帮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创贷信用村取消反担保的举措,突破了反担保的玻璃墙,首次明确了二次贷款政策,为贫困地区贫困创业人员降低了门槛,能让他们尽快获得急需的资金。
培训一人带动一户
精准扶贫,需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更需要紧盯市场,脱贫扶智。
延安市延川县禹居镇的刘秀秀,母亲丧失劳动能力,父亲病故,全家只靠她平时进城打打零工维持生活。今年4月,延安盛朗针织加工有限公司建成,急需几十名熟练的缝纫工人,延川县人社局立即组织了为期10天的缝纫实用技能培训,刘秀秀也报名参加。现在,她成为盛朗公司的正式工,年收入5万多元,比原来多了几倍。
一人收入增长,带动全家脱贫。让刘秀秀这样的贫困人员掌握一项技能,利用技能实现脱贫,是延安市人社局脱贫攻坚战中的头等大事。
延安市人社局副局长师延军介绍,结合春潮行动,延安市加强了对全市贫困家庭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和进城务工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开设了园林绿化、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等14类专项培训,并对两后生实行免学杂费、免住宿费、免技能鉴定费,每人每月补助600元生活费的三免一补政策。
除了就业培训,延安市还将技能培训与地方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举办苹果种植、大棚蔬菜种植、安塞腰鼓、陕北民歌、农民画、剪纸等特色培训班38期,培训人员1948人,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创业,实现脱贫。
据了解,今年以来,延安市根据市场需求已开展就业培训3074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5万人,有力提升了贫困人群的就业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延安重点项目建设和市政工程用工需求,与延安新区管委会、新区开发公司协商洽谈,按照单位用人要求,对符合条件人员组织培训,培训后,有组织地向重点项目输送就业。师延军说。
搭建平台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延安市是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扶贫任务较重的贫困地区。据统计,延安市贫困人口9.88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6万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19万人。
根据延安市人社局的调查,延安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转移渠道呈多元化,从事的行业朝多元化发展;二是就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三是季节性、兼业式就业占较大比例。
盛朗针织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晓燕对此深有感触。老家的人读过书的很少,也不愿意出远门。响应政府号召,家里的地退耕还林之后,大多数人就进城打打零工,挣点小钱。
盛朗公司是延安市唯一的现代化床上用品、服装业生产加工企业。通过人社系统的帮助,公司正式运转后,可以为延川县解决100多个就近、就地农民工就业岗位。
扶持一家当地企业,带动就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似的情况也在马家塬村马世礼身上发生。通过申请担保贷款,参加人社系统的创业培训,他申请了10万元贷款,成立了世礼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每月鸡蛋产量超过3万斤。
作为精准扶贫的项目,马世礼将优种母鸡借给贫困户养殖。产蛋后,养殖户按每只鸡苗20个蛋的标准返还公司,抵母鸡的钱,实现零起步养鸡脱贫。
对于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延安市重视扶持发展红色旅游业、种殖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在劳务输出上,延安市与彩虹集团、京东方、榆林益友等大型集团合作。根据合作,我们对贫困大学生、两后生和贫困农村劳动力进行订单式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师延军说。
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延安市施行严格的公益性岗位3年退出轮换制度,目前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个左右,总量维持在6000个左右,已累计安置4050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城乡低保家庭为主的就业困难人员1.8万人。
截至目前,延安市在就业扶贫方面,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2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800人;完成贫困两后生和贫困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31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7万人;投入使用失业保险基金5000万元支持市属企业改制,完成首批6户企业改制,妥善安置职工3447人。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