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稳定的工作,就会有稳定的收入,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密切关注。人社部门从落实政策、搞好服务、保障权益出发,建立了壮有所事、劳有所酬、困有所帮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威海市文登区城镇新增就5996,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134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56人,1356人实现灵活就业210人通过小额贷款扶持自主创业,形成了就业数量逐步扩大、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的良好态势。
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搭建好就业的桥梁
今年23岁的李文文,10月23日,在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每周三招聘会上与文登奥文电机有限公司达成就业意向,现已正式入职,每月工资达2500多元。
为解决众多求职者的就业问题,人力资源市场由每月两期的见面会改为每周三举行,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受到求职者的广泛欢迎。像李文文一样,有450多名有就业愿望的求职者在见面会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为扩大人力资源市场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影响力,人社部门与文登大众报社联合开设了企业岗位需求专栏,定期发布就业信息,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已发布信息600多条。
在万得集团找到工作的张伟告诉我们,由于以前在外地工作,没有机会参加招聘会,今年想回家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结果在咱们的文登大众报上看到了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就与企业联系去面试,最终应聘成功,成为家纺二厂员工,月工资3000元左右。不少企业负责人反映,通过在报纸上刊登企业的用工信息后,很多人打电话咨询,现在企业的用工基本得到了满足,这一作法很有效。
今年4月底,人社部门还通过文登人民广播电台开播了宣传人力资源市场的广告,每天6个时段循环播出,让喜欢听收音机的听众朋友中有求职愿望的到人力资源市场寻求适合自己的岗位。听众王东就是通过空中电波获得的信息,5月到人力资源市场求职,推荐到南海新区某酒店工作,除去自己缴纳社会保险后,月工资也在2000左右。
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企业用工信息4281条,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至少有2400多人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增强技能和素质锻造就好业的点金棒
今年,我区从实际、实地出发,采取短平快的模式,开展了适合转移农村居民就业需求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区的作法得到了威海的肯定,为威海市出台做好拆迁村居民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出台文件的指导下,我区首先对南海新区23个村被征地农民开展了2期建筑基础知识的培训,1期园林绿化的培训,培训学员全部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针对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弱、技能缺乏的现状,文登按照实用、管用、够用的原则开设培训课程、制订培训标准,以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服务业为突破口,为3000多名有转移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开设建筑基础知识、家政、餐饮、物流、旅游、植护、安保和创业技能等8个专业的培训班。每月举办两期培训班,利用一年的时间,把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全部培训一遍,增加就业砝码的质量,掌握一门就业的技能。人社部门表示,下一步,将借助南海新区的培训模式,对其它区域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今年,省里和威海市相继出台了新一轮就业创业培训五年规划,对今后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将重新对全区的定点培训机构进行招投标,依托定点培训机构重点对企业新录用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开展以基本技能、安全知识、操作规程、规章制度、从业素质、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鼓励通过校企合作或以师带徒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录用的员工开展学徒培训。培训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规定给予定额职业培训补贴。就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计划提升6260名在职职工的技能素质,补贴资金已基本到位。
落实帮扶措施打造就好业的助推器
近年来,我区以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功能、提升人员素质为重点,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将就业登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适合基层服务的内容下移。重点放在了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上,通过依托基层平台、社区,摸清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意向、就业爱好、就业地域等,并大力开发了三保三托等公益性岗位,已帮助13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是摆在人社部门面前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他们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模式,鼓励他们再就业或自谋职业。对于有一定技能的人员通过给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激励企业吸纳他们就业。对于没有一技之长的,在办理档案托管后,通过发放社会保险补贴鼓励他们自立创业、自谋职业。
就业部门负责人表示,4050人员灵活就业补贴审核工作已发放完毕,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补贴也将在12月前兑现。
政策扶持助力建造创好业的新航母
失业职工杨同堂2013年7月刚失业的时候,对当前社会的创业情况感到非常迷茫和彷徨。在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后,选定了创业项目,坚定了他创业的信心,最终,在威海国际建材城自主创业代理今顶集成吊顶。目前,他的生意越来越好,订单越来越多,通过他的努力,真正的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自2011年开始,我区对失业职工、退伍士兵和在校学生等群体开展创业培训,更新就业观念,传授创业本领。特别是将领取失业金期间的失业职工纳入到创业培训范围,基本是每月一期,由专门老师传授创业知识。今年,已举办6期培训班,330人顺利结业。从培训班走出来的学员当中,有利用资源优势投资特种毛皮动物养殖、水产品批发、特色采摘园;也有利用区域优势创办手机电脑维修店、服装店、装修材料店、旅馆饭店、汽车装潢店;还有利用自己的技能优势创办企业,做服装加工、电子加工等等,可以说创业项目涵盖了各行各业。
创业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就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从今年开始,扶持创业的力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发给小微创业企业的一次性创业补贴,由以前的1000元标准提高到了1万元;对创业项目召用登记失业人员并签订正规劳动合同的,每招用一人,发给创业企业的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其补贴标准也由2000元提高到了5000元。
今年虽然补贴标准有了提高,能够减轻创业压力,但扶持创业的重头戏还得靠小额贷款的支持。今年为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及时补充和扩大贷款担保基金,专门从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中拿出423万元作为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使我区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达到1223万元。通过担保基金的增加,贷款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将为我区更多的创业人员提供贷款6000万元。对经营金牌卫浴项目的刘金钻来说,在小额贷款资金的支持下,产品的数量增加了、品种增多了,同时档次也上去了,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规模的需要,如今生意也越来越好了。今年截止5月份,已扶持80名创业者创业,发放小额贷款达到了788万元,让他们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广。
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每创业开办一个个体工商户,平均能带动就业2.23人,每创办一家私营企业平均带动就业11.73人。据人社部门介绍,在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创业孵化基地一期工程已经投入使用,并得到省调研组的充分肯定。孵化基地整体规划17000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分为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区、就业创业培训区、企业孵化区和生活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基地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面向各类创业群体开放,可同时孵化200家创业企业,并提供政策咨询、资金扶持、创业培训、专家指导、项目推介、科研研发、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人才交流等创业配套服务日渐完备,达到了让创业者拎包入驻的条件。创业孵化基地的建成使用,将打造出一条孵化举措环环相扣、帮扶机制高效运转的老板孵化流水线,在更多的配套优惠政策扶持下,成为我区各类创业群体创业发展的快速通道。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