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便民服务动起来群众实惠多起来

2018-06-18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敏感度高,一头肩负党和政府的层层重托,一头满载人民群众的殷殷期盼,既是社会关注的聚光点,也是改善民生的落脚点。如何把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重庆市綦江区人力社保局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通过学与做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结合人力社保工作实际,把两学一做教育学习与弘扬崇高伟大的长征精神、顽强拼搏的奥运精神、积极向上的先进精神相结合,着力在党员干部中凝聚传承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正能量,唱响发出发挥作用、人人有份的好声音,把全局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熔铸传承不畏艰难、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人力社保正能量。通过大力开展四进工程深入基层一线,贴近群众期盼,用脚步丈量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进园区,开启服务企业直通车

这次送法上门,不仅给我们普及了最新的法律法规知识,还为我们公司规范化、法制化运行提供了的法律保障,真是太好了。说起参加人社政策大讲堂的感受,綦江区航墙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蔺勇竖起了大拇指。

3月9日上午,区人社局组织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关系科、养老保险科、工伤科、失业保险科、仲裁院等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到綦江区工业园区开展了一次政策法规业务培训班,受到园区企业和员工的热烈欢迎。

活动中,针对企业及员工遇到的社会保险缴纳、工资待遇支付、劳动合同签订等涉及劳动维权的问题,人社局的工作人员现场做了详细的解答和指导,并就企业和员工共同关注的特殊工时制度、两倍补偿金、加班工资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共同探讨和释疑,帮助企业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提升和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现场还发放了《人力社保政策简明读本》、《就业创业政策指南》等政策法规资料2000余份。

2016年以来,该局对区内90家重点监测企业实行进企培训,累计培训人力资源干部460人次;指导企业用工209家,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现场化解矛盾14起,维护劳双资双方合法权益640余万元。通过上门走访、电话通知、QQ群发布、报社、电视台专题报道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落实重庆市小微困难企业缴费政策,审批小微企业552家,困难企业358家,全区五险降费已达6000余万元,预计全年降费将达1.6-1.7亿元。

进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终端站

以前办理就失业登记证、补办社保卡、办理小额担保贷款都要往区人力社保局跑。现在好了,区人力社保局对5大类22项业务实施便民服务到基层,工伤、生育、养老、就业都可以在街镇社保所和村社网点办理,真是太方便了。说起村里的便民服务站,正在这里咨询政策的永新镇紫荆村村民曹树平一脸的喜悦。

綦江区人力社保局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时,前移服务窗口,延伸服务网络,依托街镇社保服务平台和村居便民服务网点,采取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的方式开展区、街镇、社区两级经办、三级服务体系建设。该局局长郑仕全告诉,为了打好便民服务到基层这场硬仗,区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便民服务到基层工作的通知》,先是拓展街镇社保所综合服务功能,按照应进必进、便民利民原则,只要是符合条件的便民服务事项一律在街镇服务窗口办理,实现一个门、一站式服务。在此基础上,綦江区进一步强化村级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将业务代办、资料填写、待遇查询、就业招聘、政策宣传等服务性事项全部纳入服务网点。

像我们这些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村干部收材料、验指纹都亲自到家里来,还是党和政府政策好啊,我们老百姓心里感觉很热络。紫荆村78岁的郭大爷竖着大拇指对说。

据了解,仅永新镇紫荆村便民服务网点就覆盖了周边11个大小村庄,周围的群众办事半径不超过4公里,占到全区88%的行政村,结束了群众起早摸黑去办事的历史。

进乡村,实现精准扶贫奔小康

对于贫困地区的群众来讲,就业具有最直接和最现实的意义。近年来,该局把就业扶贫、社保兜底作为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着力点,从政策上予以倾斜,从资金上给予支持,把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与整村脱贫致富紧密衔接起来,重点做好充分就业村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零就业家庭就业、贫困大学生就业、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去年,我在镇上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上做街道清扫工作,帮我解决了就业和吃饭问题,区就业人才局还给我提供了2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种了2亩布郎李和3亩无花果,今年100只鸭子全部出栏,又补充了200只幼苗,毛收入3万余元。说起自己的变化,横山镇的刘荣明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满足。他说,虽然刚刚脱贫,但按目前的发展势头,只要肯干总会奔上小康,最近,他还报名参加了区人力社保局举办的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学会了果树嫁接和病虫害防治。

这只是众多通过产业扶持,就业帮扶成功自主创业的一个典型,还有很多像刘荣民一样的农民通过技能培训、政府引导,有效解决了就业脱贫问题。

据介绍,该局为了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大力实施贫困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充分考虑贫困人员的培训需求和意愿,确保到每一名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应训尽训,实现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及时推荐就业岗位。至今,已针对贫困人员开展培训30余期,开展就业适应性培训、中式烹饪师、月嫂、养老护理等培训752余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帮助32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200余户零就业家庭就业;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为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温暖;对就业困难人员面对面地了解情况,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通过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实现就业一个,脱贫一户,带动一批的目标。

进校园,实施创业服务零距离

把创新创业落到实处,让高校学生享受创业服务零距离。近年来,綦江区开通人社服务进校园,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

郑仕全介绍,为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池春水,激发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活力,綦江区人社局创新服务方式,整合就业、社保、小额担保贷款、人才引进等创业就业政策,联合市、区内高校和中职学校合力打造两园、三代办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让高校和中职学校毕业生不出校门即可享受零距离创业就业服务。

目前,该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集合了创业培训园、创业孵化园及小额担保贷款代办、人事关系代办、五险参保代办五大服务功能,对接互联网+,按照互联网+高校+创业+服务的模式,实现人社、企业、高校的深度融合。

2014年,在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中,我的慕澄港式甜品连锁服务计划项目得到服务平台大力推荐,代表綦江区参加全市角逐,获得3万元的创业资助,区人力社保局还安排我到上海参加为期10天的深度创业培训。现在我的连锁店在全市已经开了8家,规模是越来越大。慕澄港式甜品项目负责人周澄亮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是满脸的骄傲。

据了解,该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已实现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及定制服务工作,发布就业信息14000余,发放大学生贷款265万元,贴息金额达75.2万元;引领大学生成功创业184人;推送21个项目参加2016第二届中国创业大赛,其中16个项目报名成功,11个项目通过了全国海选。推荐2个项目参加全市公开征集大学生优秀创业成果活动。筛选出58个大学生创业优质项目参加2016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向全市推荐该区13名行业专家、创业成功者、国企高管等人士进入全市创业培训师资,为各类创业者提供服务。

目前,该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已经覆盖重庆教育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南方翻译学院、三峡职业学院、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等市、区高校,下一步,该平台还将延伸到四川攀枝花、泸州和贵州遵义等规模较大的创业培训园和创业孵化园,吸引和帮扶更多高校毕业生到该区创业就业。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