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十二五时期是人社事业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5年,也是人社信息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的5年。全国各级人社部门奋发有为,扎实推进,信息化工作亮点纷呈,已经成为支撑人社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步入新的阶段后,人社信息化工作有哪些经验需要遵循?有哪些工作需要推进?
社保一卡通服务人一生
十二五时期,我国新增发放社会保障卡8亿张,年均增长量为1.6个亿,持卡人数为9.09亿人。
社保卡已成为人社部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我省各级人社部门坚持人社人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加大卡集成应用力度,努力实现能不出门的在家办,必须出门的就近办;能不上柜台的自助办,必须上柜台的快捷办。湖南省人社厅副厅长蔡畅元介绍说。
在有的城市,社保卡成为公共服务和民生工作的新渠道,包括社保卡替代医保卡、诊疗卡、银行卡,通过社保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等。
我省社保卡一卡通建设之所以能够快速推进,得益于正确的目标方向、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严格的督办考核。蔡畅元概括道。湖南省卡、库、网和系统的四位一体建设,避免了原来分散建设、信息孤岛的局面,为一卡通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还牢牢抓住了省集中这个牛鼻子,社保卡工作后发优势非常明显。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社会保障卡工程,持卡人口覆盖率达到90%的目标要求。各地将抓紧启动新一轮社保卡发行工作,逐级分解指标,排布好年度目标,为完成十三五任务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说。据了解,今年各级人社部门将继续拓展社保卡应用领域,102项用卡目录要开通80%,要积极推动就业领域及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业务普遍用卡。
数据省集中业务一体化
纵向集中与横向整合,已成为当前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社会保险登记、就业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三项业务共享协同机制加快建立,标志着人社信息化工作进入了集中整合、协同共享、聚集融合的新阶段。
安徽省人社厅副厅长戴毅介绍,2011年,安徽省启动了全省就业信息系统建设,2013年实现了上线应用。全省就业信息系统建成后,社保数据还分散在各市。于是,安徽省开始建立全省公共基础信息库。
我们在同人、同省、同库的基础上,以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劳动关系三大业务领域为中心节点,将劳动力资源、就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劳动合同、社保费征缴等业务节点贯穿在一起。戴毅说,安徽省通过松紧耦合的设置,实现各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力求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就业社保一体化。
目前,安徽全省公共基础信息库包含个人基础信息近4500万人,单位基础信息近10万家,并实现了个人基础信息与全省持卡库数据的无缝对接。就业一体化建设的深化拓展,整合了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劳动关系等各项业务,实现了业务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确保了各个应用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人社部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国各省份将全面推进信息系统省级集中,并以持卡库为依托,加快一体化建设。
打造12333新品牌用心倾听真情服务
近年来,12333已成为群众熟知、百姓倚重的社会服务品牌,也成为人社部门了解民情民意的渠道、服务群众的窗口、宣传政策的媒介、检验政策的平台。
目前,我国349个地市级以上人社部门开通12333电话咨询服务,覆盖率达到95.4%。
12333的功能由最开始的电话服务进行了延伸拓展。成都市人社局副局长张钟庆介绍,成都市先后开通政策咨询、社保信息查询、社保卡自助语音挂失、劳动保障监察举报、行风政风投诉举报等电话服务功能,由原来仅提供单一电话咨询服务,拓展为集咨询、查询、投诉、办理于一体的人社服务热线。
我们完善了12333与就业、社保、医保、劳动监察、仲裁等各业务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了电话受理、转办、督办、限时办结、回复各环节职责明确、协同配合、良性运转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张钟庆说,实现了群众诉求的快速受理、转送、办理及回馈,确保了群众关心、反映的突出问题及矛盾得到及时解决,大幅降低了劳动争议仲裁及信访案件的发生率。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将12333电话咨询服务列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游钧指出,要加强机构建设,充实咨询服务队伍,落实经费保障,开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推动12333电话咨询服务实体化、规范化、一体化发展。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