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今年以来,江西省大余县以优化就业、服务民生为出发点,积极落实就业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把促进就业、推进创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项民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2015上半年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2015年上半年,该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64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73%;4050人员就业人数26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2.69%;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515人,完成年任务103.38%,免费培训工业园区员工1698人,完成年任务80.85%;发放小额贷款7186万元,完成年任务的83.55%,其中扶持个人创业贷款5786万元,占贷款总额达到80.5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500人,完成年计划的100%。
二、主要措施
加强小额贷款力度,促进各类人员创业就业。一是在发放贷款上突出扶持对象普惠性特点,做到应贷尽贷,按需放贷。二是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标准化操作流程,建立健全了清收工作机制,充分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确保贷款回收和逾期清收工作取得实效。三是积极推进我县小额担保贷款一站式绿色通道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简化操作程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保障功能,推进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强化自身征缴能力,重点加强非公制企业失业保险征缴工作,加强对失业保险征缴难点、薄弱点单位的征缴工作,确保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扩面征缴目标任务。
开展创业培训,努力推动全民创业活动。一是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不断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将单一的培训模式扩展到多个模式。同时扩大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将单一的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所有有创业意愿的人员以及已经创业但需要改善或扩大的创业人员。二是整合各类创业资源,充分发挥和放大资源整合效应,积极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和绿色通道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三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把着重点放在对接工业园区企业。继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机制,完善订单式、定向式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大力推广招工、就业、培训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强化工业园区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拓宽就业渠道,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围绕农村劳动力就业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和异地转移就业三个转移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对农民工就业的引导作用,以及县域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吸纳作用,拓宽就业就近就业渠道,针对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灵,供求信息不对称的突出问题,在广泛收集和发布用工岗位信息的同时,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强化信息对接服务,提高对接实效。
三、存在的问题
公共就业服务比较薄弱,还不能及时满足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的需求,招工难、留工难问题依旧突出;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基础设施没有及时更新,使其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培训机构培训学员组织较困难,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台帐有待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困难,小额贷款业务有所影响。虽然该县担保基金到位,但是要求贷款的创业人员很多,僧多粥少影响了创业者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一是着力搭建三位一体的就业信息对接平台,破解信息不对称、不通畅的难题。二是以园区平台建设为抓手,通过乡镇招聘、县内、县外、外省招聘、一对一帮扶招聘等多种形式,着力破解工业园企业招工难、留工难问题。三是以公共就业专项活动为基础,开拓创新,提高就业服务效率。
就业培训工作。一是着力加强就业培训的监督管理,努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升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二是积极探索和建立就业培训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三是加大创业培训的工作力度,努力提升各类人员的创业能力,从而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新格局。
失业保险工作。坚持抓重点、破难点、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扩面征缴目标任务。摸清全面参保、缴费情况,为市级统筹工作打好基础。
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一是积极探索反担保的新办法和模式,力争在财务抵押方式有新的突破;二是完善绿色通道功能,在提高工作效率上有新发展;三是加大对逾期贷款的清收力度,把逾期贷款额控制在监控线外;四是加快创业孵化的建设步伐,力争在管理模式、孵化效果、政策落实等方面出亮点;五是建立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扶持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