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江西省奉新县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十年回眸

2018-06-27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10年风雨征程,10年沧桑巨变。2012年,奉新县推出各类就业岗位1.50万个,各类人员实现就业1.30万人次,较2003年净增278.2%和262.3%。10年风雨同行,10年砥砺奋进。2012年,奉新县城镇新增就业创业达6280人,农村新增转移就业达4174人,较2003年净增198.2%和187.9%,均创历史之最!这是一组平常的数据,却是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从企业改制,工人下岗,数以千计的城镇下岗和失业人员待分流安置;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数千农民工返乡,企业转型升级减员;再到现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巨大的人口压力,加上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三碰头,奉新县面临过无数次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全面落实下,在各项就业优先措施的步步推动下,奉新县坚定地跨过了一道道坎,爬过了一个个坡,并迅速扭转了因金融危机导致就业下滑的局面。从2003年至2012年这十年间,奉新县新增就业累计达8.75万人,连续5年超过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3.5%以下的较低水平,实现了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和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多措并举铺再就业通衢大道奉新县地处赣西北部,辖18个乡镇场,全县总人口32.1万,劳动力就业总量15.68万,其中城镇劳动力就业总量4.1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总量11.58万。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是奉新县委、县政府始终密切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该县一直将其作为全县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该县建立了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相关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奉新县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和奉新县民生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及就业等专项工作督查小组;出台了《关于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就业援助工程实施办法》、《奉新县失地农民保障和就业暂行办法》、《奉新县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八条措施》和《奉新县千企万岗帮促就业百日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了就业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坚持把扩大就业和调控失业作为全县的重要任务,把新增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帮助困难就业和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指标进行考核,并建立起县、乡镇、村三级就业工作考核体系,狠抓落实。攻重大项目、造产业基地、保民生工程、建花园城镇、创和谐奉新。从2003年开始,奉新县在无交通优势、无资源优势、无国家投资优势、无工业基础的先天不足条件下,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以超常规的发展势头,改写了从传统农业县向新兴工业县转变的奉新历史。短短10年时间,该县工业园区不仅无中生有打造了纺织、新材料、再生资源利用、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而且同时聚集了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竹木加工、建材、磨具磨料等优势产业。在园区18平方公里规划中,已开发形成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从2003年的74家骤增到170余家,吸取了数百亿元资金投入。2012年,该县再次签约项目24个,其中超30亿元项目1个,超10亿元项目2个,超5亿元项目2个,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奉新。奉新县再次荣获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奖。新兴产业的崛起,为奉新县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产业所产生的强力磁场,吸纳了大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大学生等群体就业。日前,工业园区务工人员达4万余人,且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的规模升级。通过旧城改造,该县建设了沿河两岸商业区、商贸步行街、金穗商业广场、塞纳建材市场等商业示范集市,县城区面积从2003年只有4.5平方公里扩大到如今的15平方公里,人口由2003年的4.5万人增加到10万多人,流动人口4万人;初步形成了一河两岸、四桥三区的城市格局。城镇化建设,为该县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创业拓展了新的空间。10年间,该县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36528个,城镇新增就业32620余人,其中公益性岗位3560多个。同时,也使大批农民变为了在家门口就业的两栖新型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的心愿。10年来,该县还围绕本地特色,以推进农业和旅游产业为手段,广拓就业渠道。通过招商引资,着力壮大优质米、猕猴桃、毛竹、花卉苗木、特色养殖五大优势产业规模,帮助大批农民通过家门口就业创业,鼓起了钱袋子。2012年,该县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开发猕猴桃果园6380亩,完成品种改良5000亩;新增苗木1.09万亩,苗木基地总面积达5.11万亩;完成毛竹林低改3万亩,新建毛竹丰产林基地5万亩,增加立竹蓄积量1000万支。在旅游业方面,该县百丈山禅修小镇成功打响禅林竹海、自在奉新的旅游品牌;仰天峡漂流、干洲潦河奇石街、华林山景区建设、胡氏文化研究中心、九仙温泉等哪里有活路,我们就奔向哪里!曾在浙江打工多年的宋埠农民工小洪这样说。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产业的大力推进,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者返乡就业和城乡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在大力开发岗位的同时,该县十分注重开发劳动者的技能。十年来,该县投资100余万元兴建再就业培训基地,并充分发挥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在就业再就业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调动冶城职业技术学校等政府培训资源和各种社会办学力量,开展多途径、多层次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不断促进培训与就业再就业的紧密结合,提高各类失业人员工作的适应性以及就业再就业的有效性。10年来,全县培训社会各类人员7.68万余人,培训促就业率达89%以上。为更好地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再就业,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返乡农民工和外来务工者在住房、子女入学、解决户籍等方面享有与本县市民平等的待遇。该县还将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纳入统一登记范围,实现城乡就业资金统一预算、管理和使用,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均等。这期间,县就业局加快推进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建立了就业状况跟踪反馈和统计备案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按照应发必发和简化程序的原则,明确了《再就业优惠证》和《就业失业登记证》审批、发放和管理程序。10年来,该县为5823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为4980余名城乡劳动者新办或换领了国版《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对办证人员实行了100%的就业或创业指导和扶持。为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帮助求职者树立新的就业和择业观念,十年来,奉新县组织精干力量,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创业就业工作及其相关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宣传,为全县创业就业工作造势。同时,定期在媒体发布民营企业用工信息,及时、快捷地将各类用工信息送到劳动者手中。10年来,县就业局在《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就业》、《大江网》、《宜春日报》、《赣西晚报》、《宜春新闻网》、《奉新信息网》等中央部委、省、市、县各级各类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刊播或刊发有关创业就业工作和相关活动的消息、通讯、政策解读、用工信息等新闻共千余条,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向劳动者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县劳动就业部门注重用工信息搜集工作,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就业服务活动。10年来,县就业局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大中型综合招聘会近百场,累计服务企业123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3.95万多个。自主创业促就业踏上快车道在推动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中,奉新县将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就业新的增长点,形成了全社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竞相创业的良好局面。10年来,该县累计发展中小和微型企业9898户,占全县企业总量的近3/5,带动就业3.65万余人;该县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该县于2005年出台了《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县的若干激励措施》,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类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改善行政管理;该县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协调工商、税务、财政、土地等部门,落实好税费减免、免减租金和土地供应等方面的问题。2007年始,在全县试点扶持家庭纺织产业,并出台《奉新县发展家庭纺织产业实施方案》,之后进一步扩大政策扶持范围,将创业扶持的对象由偏重城镇转向了城乡兼顾,由侧重下岗失业人员向各类城乡劳动者延伸,并重点扶持返乡农民工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2009年,该县与宜春市同步启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抓住创建活动的历史机遇,该县迅速制定了《奉新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了包括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工作考核体系在内的5大创业体系建设。2010年,县劳动就业局成立了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所设立了创业服务指导站,创业服务指导站工作延伸到了165个村和11个社区,形成了覆盖县、乡、村和社区的创业服务体系。此外,奉新县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扶持政策,将其作为创业富民工程、促进就业的造血机和助力器,为全县充分就业撑起了一片新天地。10年来,该县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4.8亿多元,扶持个人创业6700余人。对部分人员自主创业能力较低,银行单一信贷支持不能满足其自主创业的情况,该县坚持在放贷前为创业人员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帮助其提升创业能力,有效规避风险。10年间,该县免费开展创业培训160多期,开展创业培训4800余人,帮助4600余人实现成功创业,创业成功率达95%以上;同时,创业带动25700余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比率达到1:5.6。更为重要的是,奉新县就业增长模式实现了由安置就业向自主创业的历史性转变。绿色通道奏响和谐之音如何将就业服务快捷、高效地送到服务对象手中?从2003年起,该县财政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劳动力市场建设;按照新三化建设要求,开始在城区和乡镇建设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2008年,该县再次对乡镇劳动保障事务进行六个统一建设,并在18个乡镇场聘用了140余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在行政村或社区部分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力争就业服务体系全覆盖。去年,县劳动就业局再次投入50多万元对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集前台办事区、后台办公区、空闲休息区等多功能的服务大厅;同时,将设在四楼的全体业务科室集中到一楼的服务大厅办公,实现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创业指导、失业保险、小额贷款等业务一站式服务;服务大厅另设置有政策咨询台、公示通知栏,并提供公用饮水机、书写笔、便民桌椅、政策宣传单、一次性告知卡等。经过十年努力,全县所有乡镇和城区普遍建起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实现了集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申报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一厅式办公、零距离服务模式。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建设,使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得到实惠。10年来,该县乡镇和社区保障服务平台共组织2.4万多人次农民工接受培训,帮助3.8万余人次城乡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开发就业岗位2.3万余个,援助4700余人次各类困难人员就业。另外,县劳动就业服务局狠抓就业服务优化,不断提高就业服务工作的质效。10年来,县劳动就业局组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不下50次,并经常性开展假如服务对象是我的亲人的换位思考活动,把视群众为亲人的服务理念渗透进每位员工的思想中,使之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为确保亲情服务持久化、长效化,该局逐步建立督查通报制度,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去年,县劳动就业局在全县所有就业服务窗口开展五A五星评选活动,进一步推进就业服务窗口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按照省局一网五点的要求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目前县、乡两级全部实现联网,有两个行政村实行了五级联网。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奉新就业人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步伐,再次迈向新的征途。有理由相信,奉新县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就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