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图为双鸭山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宣传医保政策。龙江宣供图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疆,像一只迎着晨曦展翅高飞的天鹅。近年来,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着眼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发展战略,借势而上,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就业,是一项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事业创新理念在这里开花结果近日,黑龙江安达市安瑞佳集团公司老总赵文龙高兴地说:我们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后,3年建成了3期工程,收入翻了30倍还多,今年的目标是缴税1亿元。谈到政府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时,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企业的飞速发展,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人社部门的大力扶持。近些年,安达市人社局定期组织人员进企业调查用工情况,整理好企业的需求后,与当地的职业技术学校联系,为企业培训专门的人才。企业每年也会参加人社局组织的大型人才招聘会。我们非常需要引进人才的专业平台。今年,我们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招聘会,一次就引进了16名专业人才,其中不乏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优秀毕业生。另外,通过省人社厅外专局,我们还请到了俄罗斯远东科学院的7位科学家来公司交流科研技术。这对企业发展帮助非常大。赵文龙说。安达市人社局局长李敏说:为提高园区吸引和凝聚人才的能力,探索适应市域经济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办法,人社局制定适应园区发展的人才优惠和激励政策,在社会保险、家属安置、子女入学、工资待遇、住房等方面给予优惠,全方位开辟绿色通道。同时,通过上门指导园区企业规范用工,切实做好园区人才和劳务服务工作。几年来,黑龙江省人社系统将支持和服务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助推龙江大发展、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放在优先位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关于支持和服务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就整合全系统资源、集中力量服务产业园区发展,提出了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和谐劳动关系等6个方面25条政策措施,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园区企业的普遍欢迎。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21个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已入驻企业近9000家,提供40余万个就业岗位,先后为10万名园区职工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培训补贴3300多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多个。党的十六大以来,黑龙江省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76万人,帮助16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高校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到85%以上,参与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达5903人,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2.3万人次;全省7.2万人参加创业培训,4.8万人实现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创业成功率近70%;向3.8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亿元。社保,是一个怎么讨论都不过时的话题制度全覆盖已变成现实2010年春节前,黑龙江省萝北县太平沟乡九里庄村,在72岁的王少良老人家里,老两口领着8岁的重孙女过日子,孙子、孙媳外出打工了。进门时,王大爷躺在炕上,枕边放着一小堆药瓶。这年头赶上好时候了。当谈到养老问题时,王大爷说:咱像城里人一样,政府给发工资,每月都能从存折里取钱,要不是新社会,哪有这好事!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工作离不开基层经办人员的辛勤付出。家住萝北县环山乡的王永芳,是一名刚结婚1年多的基层经办人员,负责包片沿河村。为了支持她的工作,丈夫只好每天抱着仍在哺乳期的女儿到沿河村找她。尽管对丈夫和女儿心存内疚,但王永芳还是坚持把宣传发动任务完成后才回家。2009年至今,黑龙江省13个市地、132个县、农垦总局、森工总局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全覆盖。从2006年开始,黑龙江省养老保险工作制定了政策清盘工程,先后解决返城后未正规就业的老知青、无生产经营能力的集体企业超龄人员、国有企业混岗集体职工、五七工和家属工、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企业长期临时用工人员、农林牧渔四场人员等群体的养老难题。解决这么多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折射出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民生的决心和力度,凝聚着全省人社系统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黑龙江省作为实行省级统筹较早的省份,多次在全国养老保险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尤其是解决五七工和家属工等群体的养老保障工作先进经验,吸引了全国10多个省来黑龙江考察学习。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两大支柱。医疗保障待遇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还关乎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声誉。在黑龙江省参加医保的人会发现,自己的医保补助和报销医药费的比例总在上升。2011年,省政府又将人均120元的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200元。全省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内统筹基金住院支付比例分别为77.4%和65%。全省91个职工医保和81个城镇居民医保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5万元。城乡医保好事连连,各项试点接连不断。齐齐哈尔市开展了我的生命我做主活动,积极探索异地就医的新途径;佳木斯市开展了参保居民的意外伤害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农垦总局开展了将异地退休人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划入个人养老金存折账户;哈尔滨市开展了无障碍参保活动等。截至2011年底,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952.2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7年上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78万人,参保率达到98%;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472.3万人、430万人和290.1万人;老工伤待遇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才,是一个怎么投入都不吃亏的产业加速人才硅谷成型2010年,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主任林国海,通过产学研结合研发了ICF外保温等7个建筑节能体系,创造性地解决了节能建筑外保温层开裂、空鼓、脱落,及冬季室内结露等质量缺陷和关键性难题,被省内外专家评价为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节能建筑领域内的一场创新式的革命。这个产品获得了百余项专利并百分之一百实现了产业化,仅转让专利技术已收入数千万元,还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二等奖。据统计,黑龙江省仅2009年省长特别奖获奖的13个项目就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139.8亿元。提到黑龙江的人才建设,不能不追溯北大荒厚重的人力资源。经过开发北大荒、一五时期重点工程建设、石油会战、百万知青上山下乡等历史性建设举措,黑龙江省聚集和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黑龙江省把人才工作作为振兴的重要战略。特别是实施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发展战略以来,黑龙江省先后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省2007-2010年人才规划》、《关于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办法》、《人才兴安岭行动纲要》和《省人社厅落实〈黑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任务分工》等一系列扶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把人才发展战略与振兴龙江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确立了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人才建设发展方向。截至2011年底,黑龙江省共有专业技术人员约93万人、高层次人才6000余人。高层次人才中有院士40人,其中外聘7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0人,其中省直25人、中直35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342人、后备带头人34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0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76人;省级优秀中青年专家654人;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近7000人。维权,是一种怎么艰辛都不放弃的精神让所有劳动者有尊严地生活2011年8月,包工头吴某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69万余元,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依据当年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中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相关规定,迅速将此案移送市刑侦支队。吴某因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司法机关依法予以批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让一些有歪心眼的老板、包工头,认识到拖欠农民工工资不只是道德问题,而是违法犯罪。2011年10月,吉林省德惠市72名农民工向佳木斯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举报某建筑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120余万元。经调查,由于工程质量等问题,双方无法及时结算工资。劳动保障监察局考虑临近春节,就让72名农民工先行返乡。监察员经20余天艰苦奋战,妥善解决了问题并派出4名监察员携带追回的120余万元工资,远赴吉林省德惠市的4镇10村,将工资及时发放到每名农民工手中。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累计主动监察用人单位23.6万户,督促用人单位为124.7万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为23.08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6.41亿元,为62.6万名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2.89亿元,为33.5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等4.5亿元,受理劳动者投诉举报案件1.97万件,立案1.27万件,结案1.25万件,结案率达98.2%。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蜿蜒曲折的黑龙江,水起潮涌,追波逐浪;翻滚的浪花融进城市乡村、田野山峦,向着龙江美好明天,奔涌向前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