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迫在眉睫

2018-07-02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就业信息在农民工信息中占首要地位信息不对称造成农民工无序流动:每年春节后,都会有大批农民工离乡进城务工。近年,一些省份的企业用工紧张,同时又有不少农民工无法就业。此时,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的重要意义凸显。那么,农民工是如何获取就业信息的?王永奎:农民工信息是一个非常庞杂的范畴,其中包括就业信息、统计信息、培训信息、社保信息、保障房信息、户籍信息,等等。就业信息,是所有农民工信息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信息,与农民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农民工外出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到工作,获得就业。农民工只有实现了就业,才有可能带来其他相关的信息,如培训信息、社保信息、保障房需求信息等,这些信息其实都是在农民工就业以后才衍生出来的信息。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基本信息散乱。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工种技能、就业行业、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情况、社会保险情况等没有统一的归档调查。二是劳动力就业信息来源渠道有限。外出务工人员获取职业信息主要通过亲戚、朋友、同乡的带领介绍。三是没有规范、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机构。国内现有的劳动力就业信息渠道来源没有统一的机制和规范的体系,外出务工人员多靠自己寻求工作机会,没有专门的部门可以提供相关服务,而现有的正规的劳动力市场远远难以满足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四是缺乏供求双方联系沟通的机制。缺乏一个专门的组织或机构使国内的招工单位与外来务工人员双方的信息透明化,造成招工单位招工没有目标性,务工人员寻工没有目的性,二者难以互换信息顺利交流。这些问题造成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农民工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不足、流通不畅、利用不充分;另一方面,农民工由于自身获取信息能力较弱、获取途径少等原因,面临着公共信息获取障碍的问题。这导致政府获取农民工信息困难,无法为农民工提供有效的就业帮助和政策;农民工获取就业岗位信息困难,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寻找适合的就业岗位;企业获取农民工信息也较为困难,无法实现与农民工就业的有效对接,从而出现企业招工难和农民工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全国性就业信息平台尚未建立亟待强化信息化建设对就业工作的支撑作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是农民工就业工作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如何?王永奎: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原有的信息网络包含了业务应用软件、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库和相关网站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当前,绝大多数地市及以上地区的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都建有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或人才市场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网络和相关网站,为社会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但全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就业工作总体要求尚有差距,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业务系统不统一、网络覆盖不广泛、服务形式不便利等问题,突出地反映出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的现状。全国性就业信息平台尚未建立,难以满足全社会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各地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也亟须对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建设,全面加强信息化对就业工作的支撑作用。综合一网、一卡、一电话、一短信技术资源业务经办软件亟待智能化设计:针对农民工就业信息收集难、获取难的状况,应该如何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王永奎: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带来了机遇。首先,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支撑。其次,公共就业服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公共就业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服务项目不断增多,公共就业服务总量成倍增长,但服务人员编制数量不能增长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上。通过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发挥好一网、一卡、一电话、一短信四种信息网络技术资源的优势,实现网上经办、政策宣传短信推送、就业和培训信息查询的功能。一网就是劳动和社会保障网,一卡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卡,一电话是12333劳动保障热线电话,一短信是手机短信。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规范包括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规范、公共就业服务业务应用软件开发规范、数据集中规范三部分。农民工就业信息网络的构建,首要在于健全各行业劳动力市场供需交流平台。政府或相关组织部门可组织协调建立专业规范的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网站,通过各网站同时为外来务工人员和招工单位提供劳动力信息。网站设立后,也可对各县乡的劳动力情况进行统计,汇总至各省;招工单位信息可通过各市网站汇总至各省,使信息交流畅通,为各省市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招工企业单位提供一个健全的供需交流平台。网站还可建立专业的劳动力就业信息分析模块,为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有关的行业需求供给分析,引导其理性就业。事实证明,计算机信息网络、手机短信、信息查询机、社保卡、村社区广播等手段,在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咨询、发布用人单位空岗信息、发布最新培训信息、查询各类补贴、失业保险金待遇支付等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但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手段还是简单地依托计算机信息网络,对贴近办事群众的通讯技术、广播技术、社保卡技术等技术手段并没有进行必要的整合和综合利用,导致办事拥挤,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工作量集中在办事大厅的现象非常严重。基层经办机构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综合并用,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开发公共就业服务应用软件时,要跳出仅仅依赖计算机信息系统单一手段的思维理念,充分利用通讯、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多手段并用。在实际工作中,公共就业服务业务经办软件亟待实现智能化的设计。一些地方的基层经办人员存在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如果开发的公共就业服务业务应用软件比较复杂,基层经办人员就很难掌握。这样,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就很难得到提高。基于这种情况,公共就业服务软件应用系统需要开发傻瓜版,尽量保证能够不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就能马上熟悉经办软件。同时,在应用系统中,还可以把经办的每一业务所需要的政策文件内置,随时点击备查。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就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