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政策制定城乡统一公共服务城乡一体

2018-07-03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近年来,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四川省成都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在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和公共服务方面,他们确定了政策制定城乡统一、就业机会城乡均等、公共服务城乡一体的惠民思路,着力化解人往哪儿去和全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题。农民退休也拿钱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成都始终把全面社会保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从城乡二元化体制到逐步并轨接续,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为了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从2003年开始,成都农村社会保障开始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覆盖的一系列大跨越。他们逐步建立了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2007年,成都市将农村居民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2008年,在全国首创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缴费机制,并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接轨。青羊区农民帅正金是成都市第一批办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手续的居民之一,他说:我2004年就开始领养老金了。做梦都没有想到,农民还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退休拿钱。全域百姓同待遇2007年,成都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全域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全市城镇非从业人员和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员全部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险。同时,他们全面启动了市属高等院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将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制度并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8年,成都市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为了让百姓享受更多的实惠,从2009年开始,成都市努力破解社会保险制度碎片化,整合针对不同人群的分散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社保四个一体化,缴费基数、费率、待遇标准三统一。2011年,成都在全国率先将农民工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并轨。这意味着,农民工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与城镇职工一致,实现了全域成都城乡群众享受同等社会保险待遇。医保漫游更方便2009年,成都将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大学生医保整合为城乡居民一体化医疗保险制度。过去只针对城镇职工的3项补充医疗保险,成为全面实施覆盖城乡群众的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制度,每人每年最高报销40万元,城乡居民自愿参保全年缴费200元左右即可享受。同时,整合后的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上年市平均工资的4倍提高到6倍。为了方便参保人员就近就医,减轻看病负担,今年7月,成都实施了可选择门诊统筹制度,除大学生以外的650万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全市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看门诊时都能享受报销待遇,费用报销比例从原来的30%大幅提高至60%。百姓纷纷称赞:医保能漫游,看病更方便了。截至10月底,成都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格局基本形成。数据显示,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48.0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68.5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政府跑腿暖民心成都市始终把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实现统筹城乡的大厦之基,探索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他们强化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功能,将就业、社保公共服务下沉到基层服务站办理,将以前的老百姓跑腿变成政府跑腿,最大限度地方便参保人员。2009年,成都劳动保障服务向社区延伸,他们通过项目下沉、服务前移、网上经办等方式,使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就业、参保、劳动维权等业务。全市所有的乡镇街道、95%的社区、54%的行政村,都建立了就业社保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做到了城乡一致。在任何一个就业社保服务中心,灵活就业人员申领社保补贴时间由过去的最长9个月缩短为最快2.5个小时;审核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由以前定时定点审核变为社区实时审核;门诊特殊疾病平均不超过20分钟就能一次性办结申报、受理、初审、复核、审批、结算等手续。民生问题是推进统筹城乡战略的立足点、着眼点和落脚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和基本要求,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妥善解决了老百姓的就业、社保和医保问题,就解决了他们生存的质量、生存的水平并提振了信心,就等于为老百姓的生活筑牢了3道屏障,社会才会真正和谐。成都市人社局局长张济环如是说。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