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为化解就业难题,吉林省延吉市就业服务局从2003年开始,积极依托基层平台推进再就业,不断加大平台建设投入力度。截至目前,该市6街4镇、68个社区、5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实现了从市到社区的信息联网,形成了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工作格局,即市、街道2级政府领导,市、街道、社区3级管理,市、街道、社区、门楼4级网络服务的社区就业工作平台。在当地失业人员的心中,街道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就是他们的娘家。他们经常说:失业了,来这里登记;就业了,来这里销号。次次有人笑脸相迎,回回感觉宾至如归。全面推行免填表服务9月21日一早,失业人员姜元锡来到北山街道丹虹社区领取失业保险金。在办理失业保险金领取业务的同时,社区职业指导师详细了解了姜元锡的情况并将其身份证录入读卡器。在得知他想找一份司机的工作后,通过查询,在用人单位信息库中找到19家企业能够提供该岗位。姜元锡认真比较这些企业,最终选中了中国联通延吉分公司。工作人员很快便将附有个人准确信息的就业推荐信打印出来。姜先生拿着加盖了公章的推荐信直接到单位应聘,很快就被该公司录用了。本来只是来领取失业保险金,想不到3分钟就找到了满意工作。姜元锡兴奋地告诉。延吉市就业服务局负责人向介绍:为实现3分钟供求快速匹配,延吉自今年7月起在就业服务系统率先向基层平台推广使用金保工程的外挂设备,即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及高拍仪等先进设备,实现快速查询市民信息,并利用金保工程对应模块快速办理相应业务,已成功帮助300多名失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特色创业就业服务进社区延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逐步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还把人性化的特色服务融入其中。依兰镇为辖区内的居民辟出了2大创业孵化基地:商贸城,主营小商品;民俗乐,主营民俗农家菜。更为贴心的是,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还专门为失业人员设计了创业培训课程,在普通课程基础上设置了小商品、农家乐的经营知识。主营农家乐的春兴村还拿出了20多万元,把10多家农家乐经营户的周边整治一新,加强加固基础设施。而镇里则计划帮助农家乐经营户打造统一的品牌,将春兴农家乐的牌子打响。在区域规划中,延吉市专门设立创业孵化基地安置被征地农民,为他们留下创业空间并辅助他们启航。目前,各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之间、基层就业平台与辖区企业、求职者之间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QQ群,便于加强业务联系与交流服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辟出更大的民生发展空间。对困难户坚持保姆式服务对于一些虽失业但却吃不了苦的社区居民,社区就业服务人员坚持耐心服务,一有适合岗位就及时通知他们,不断鼓励其就业上岗。据新兴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金雪峰介绍,社区对失业人员一月进行2次定期跟踪走访,平时也经常深入居民家中,掌握第一手信息,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目前社区充分就业率高达95%以上。家住公园街道园新社区的彭友性格内向,大学毕业后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讲,参加了无数次招聘会,投递了无数封简历,面试了无数遍,最后还是啃老族。像小彭这样的就业困难者,在辖区不在少数,他们多数职业技能偏低、性格内向,难以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即使上岗也不稳定。该街道依托延边大学坐落辖区的优势,于去年5月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服务中心,并将本地户籍学生也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启动就业指导站,以心理指导、特色培训作为突破口,努力建设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灵驿站。据了解,指导站配备4名职业指导师和6名职业指导员,设立了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室,秉承子女就业、全家幸福的理念,对连续帮扶3次仍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人员,由专业职业指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并针对个人失业原因、自身优势、就业观念等不同情况,分门别类、逐一指导,不仅手把手地教他们就业技能,还从个人心理、社会环境、家庭等方面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放下包袱,从容面对现状。同时推荐他们参加各种特色培训,最终保证助其顺利就业。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